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7n65dzo/

范成大、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不过让范成大名垂千古的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他在乾道六年,也就是年孤身出使金国的故事。那一年,范成大已经四十五岁了。

为了国之尊严,一介文臣孤勇入金,在会馆作绝笔诗:“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意思是,我肩负朝廷使命,离家万里之遥,身如浮萍,生死未卜。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押,但他手持汉节,誓死不屈。匈奴人把他押送到北海荒僻之地放羊,对他说,公羊产奶时,你才可以回去。

范成大以苏武自比,为了家国使命,早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去见金世宗之前,写了这首绝笔诗。在见金世宗的宴席上,面对金人的无理之举,范成大毫不退缩,屹立不倒,大宋使臣气节凛然不可冒犯的气势,令对方肃然起敬。

十三年后,也就是年,范成大回到家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在这里安享晚年。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景色和农民日常生活的诗作,颇有安闲恬淡之感。例如他的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将一年四季的田园生活描写得活色生香。钱钟书评价说:“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其中第三十一首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就是一幅农家耕作的田园牧歌图。

范成大身居田园,对物候节气就格外敏感,他曾就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写了一首词《秦楼月》,词句充满春天的生机,全词如下:

秦楼月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题解:

词题为“秦楼月”,也就是《忆秦娥》,词牌名。

注释:

1.集:集中。

2.鹁鸠:亦称鹁鸪,一种鸟类,在即将下雨的时候会发出急切的鸣叫。

3.香罗:绫罗,这里指的是身上的丝绸衣服。

4.浥:湿润。

5.燕支:胭脂,这里指可用来制作胭脂的花。

赏析:

词的上阕“”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意思是说,天上的浮云云集在一起,隐隐约约听到轻轻的打雷声,原来是惊蛰到了。惊蛰到了,鹁鸪鸟鸣叫怒号,大风狂吹绿色的杨树。

上阕以远景饱览春色,虽字数不多,但是言简意赅,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惊蛰甫至时,大自然的各种表现。浮云聚在一起,雷声时隐时显,大地阳气上升,鹁鸠鸟鸣叫不休,绿杨摇曳,春风浩荡。

俗话讲:“春雷响,万物长,农夫忙”。天上雷声在响,惊醒了蛰伏在土地中的生物,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了,植物的根系开始吮吸雨水,大自然从泥土里孕育生机。词人从天上的云写到地上的绿杨,从空中的小鸟写到土地中的小虫,在春雷的召唤下,神气活现,破土而出。

“轻雷隐隐初惊蛰”一句,仅仅七个字,打破了寒冬的慵懒静止,所谓”不破不立”,词人破“静”为“动”,把惊蛰节气带来的自然现象,刻画的生动形象,成为古代惊蛰词作中的名句,并以此句自然过渡到下阕。

下阕“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意思是,玉做的香炉,香雾缭绕,绫罗浸湿。浓密的红杏拂过墙头,湿润了燕支花。燕支花湿润了,花木枝梢残缺处,画楼中佳人独立。

词人将视野从室外转入室内,首先定格在香炉上,紧接着写玉炉的熏香烟霭沉沉,雨湿罗衣,说明女子从室外回到室内。接着借女子的视角看到庭院中几枝红杏过墙而出,杏花被雨水打湿了。被打湿的杏花,透过枝稍残缺处,看到画楼中,有佳人独立,她是在赏花,还是在春意中生起无限春情?

叶绍翁有诗云:“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借“红杏”引起春思,但是佳人所思何人,作者并没有明说,而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将惊蛰带来的“意外惊喜”写进词中。香雾缭绕本来就会引人遐思,这袅袅香雾不就是绵绵情思吗。李清照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惊蛰让万物蠢蠢欲动,更何况春心、春情、春思。女子去室外看到浮云,听到鸟叫,沐浴春风春雨,听到春雷,看到绿杨,“两看两听”,充分感受了惊蛰带来的气象变化。而女子回到室内后,视线落在闺房的香炉上,在烟雾中却看到红杏拂墙。继而视线再一次变化,从墙外透过杏树残缺的枝稍,望向室内,看到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佳人。

“画楼人立”一句,以近景的聚焦带来丰沛的画面感,自带几许春意,一个“立”字,景中有人,春思绵绵,春意皆活。如果没有“人立”,场景以静态为主,显得呆板而没有生机。春天是四季之始,是从萧瑟的寒冬冲杀出的暖流,这股暖流让春色满园,也让佳人春思荡漾。

小楼上的闺房内,熏着香料,女子倚楼而立,她在想念谁?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唤起相思无数。纵览全词,静中生动,动静结合,含蓄蕴藉,幽丽雅正,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是惊蛰词中难得的佳作。

范成大晚年将自己放之于江南的秀美山水中,江南的春天,色彩欢快、明媚斑斓,难免令人心生雀跃,在春色里欢欣鼓舞。惊雷阵阵,万物生长,鹁鸠鸣叫,佳人怀春,一切都活力充沛,一切都生机盎然,一切又都恰到好处。

《诗经》中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色正当时,杜丽娘长叹到:“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

而词人笔下的佳人并没有将自己束缚于斗室闺阁中,她莲步下楼,勇敢地观赏“姹紫嫣红开遍”的春色,没有将自己的青春交付给“断井颓垣”。这和范成大出使金国的情节如此契合。

面对国家荣誉,范成大满腔赤城,不辱使命,孤勇出使金国少年强则国强:18岁少年战神霍去病马踏匈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jz/1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