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因为她能歌善舞,明眸善睐,是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能够抚慰刘邦,这个老男人的心灵。

俩人还生下一个儿子,刘如意,封为赵王。

而此时的吕后,已经人老色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小妖精”们,在刘邦身边得宠,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她就把全部心思,投入到了大汉政权中。

刘邦作为皇帝,有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偏偏戚夫人要做死,挑战吕后的权威,居然想废了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一下,触动了吕后的逆鳞。

作为后宫女人,儿子就是自己的一切,儿子当上太子,那么自己将来就是太后,太皇太后,在后宫中,将永远占据统治地位。

吕后与刘邦,那是患难夫妻,从刘邦还是个小混混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甚至为了他,两次坐牢,才换来今天的地位。

戚夫人居然胆敢挑战吕后,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这个仇,吕后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对于吕后和戚夫人之间,这种水火不容的关系,刘邦心里是一清二楚的,因为,戚夫人的野心,就是他纵容出来的。

刘邦非常喜欢刘如意,经常把他抱在怀里,长吁短叹的说:“终不能让不孝子,居于爱子之上”。不孝子,指的就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而爱子,指的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为了能让爱子继承皇位,刘邦决定废了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听到这个消息,让戚夫人高兴得快蹦了起来,她甚至已经在畅想以后当上太后的样子。

吕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在张良的建议下,请来了秦末时期就很有名望的4个高人“商山四皓”,来当太子的老师。刘邦听说后,就改变了主意,并劝戚夫人:“你不是吕后的对手,以后,你还是乖乖听吕后的话吧”。

刘邦的这番话,戚夫人是完全没有听进耳朵里。

公元前年,刘邦病重,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陪在刘邦身边的,是吕后,这就是刘邦最终的抉择。

他们没有回忆往昔,没有儿女情长,而是非常认真的讨论工作。

吕后问他:“萧丞相百年之后,谁能继任”,刘邦说:“曹参可以继任”,吕后问:“还有什么人选吗?”,刘邦说:“王陵可以担任,不过,王陵这个人,性格憨厚,缺少计谋,可以让陈平辅助,还有周勃,这位兄弟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将来刘氏天下,也许就要靠他来安定了,让他当太尉,主管军事吧”。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她把刘如意从赵国叫到长安,派人毒杀,然后又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丢到了厕所里,还让儿子刘盈去参观,狠狠出了胸中一口恶气。

有人问:“吕后和戚夫人势同水火,这刘邦是知道的,一旦他去世,吕后一定会报复戚夫人,以刘邦的精明,不可能预料不到,那他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直接为戚夫人拔掉障碍,也保她一命”。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那智商基本也就和戚夫人一样了,傻白甜!

在刘邦心中,戚夫人,只是一个能取悦他的美人,而吕后,却是他能托付江山的人,一边是美人,一边是江山,刘邦就是再糊涂,也能分得清轻重。

事实上,刘邦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把吕后叫到身边,亲自安排后事,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在刘邦心中,江山还是更重要的。

但是,刘邦也不是一个绝情的人,他为戚夫人安排好了后路,很可惜,戚夫人这个“傻白甜”,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刘邦的良苦用心,沉浸在当太后的美梦中,不能自拔,最终,害死了她自己。

吕后为什么不能陪葬

首先,大汉的江山,要靠吕后来稳固。

刘邦去世的时候是62岁,他比吕后要大十几岁,此时的吕后,正值中年,而且跟随刘邦一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是一个非常成熟稳重的政治家。

太子刘盈,此时才16岁,少不经事,突然接手这么大一个帝国,难以胜任,而大汉初立,江山不稳,很多异姓王,诸侯王,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刘盈未必能领导得了他们。

而吕后,就是最好的辅佐人选。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女人,当初她们一家搬迁到沛县,人生地不熟,虽然有沛县县令罩着,但是,县令毕竟是外地人,保不齐哪天一纸调令,就会调走。

因此,吕太公就选中了刘邦,这个泗水亭长当了自己的女婿,把吕后嫁给了刘邦。

刘邦押送徭役到咸阳去,中途私自把人全部放走,自己带着几个兄弟躲到了芒砀山,在老家的吕后可就倒了大霉了,官府的人抓不到刘邦,就把吕后给抓了起来,投入了大牢,幸亏有萧何,曹参等人的帮忙,才最终出狱。

楚汉大战的时候,刘邦带领56万联军攻打项羽的彭城,最终被项羽的3万骑兵击败,退出了彭城,留在老家沛县的吕后,被项羽抓去当了人质。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吕后,变得坚毅,勇敢,《史记》上记载: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刘邦打天下,固然有韩信,萧何,张良等人辅佐,但是,吕后也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贤内助”,尤其是大汉朝建立后,天下,是刘家的天下,为了防止异姓诸侯造反,刘邦诛杀了不少的异姓王,吕后,都是幕后操盘手。

事实证明,刘邦的选择是对的,虽然吕后当权后,大肆封赏吕家人,打破了刘邦“非刘氏不封王”的白马之盟,一度造成“吕氏专权”的格局。但是,也保证了大汉江山的稳固,不至于二世而亡。

其次,吕家势力庞大,刘邦动不了。

在大汉江山中,吕家是天使投资人,而且是拥有一半股份的股东,不是刘邦能随意左右的。

从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起,吕家就是刘邦的坚定支持者,当年彭城大战,刘邦被项羽3万起兵打败,最终是逃到了大舅哥吕泽那里,才保住一条命,然后退守荥阳,东山再起。

大汉建立后,吕后的两个哥哥,吕泽被封为周吕侯,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而且,吕后已经掌握了大汉的部分权力,不是刘邦能轻易左右的。

再次,陪葬也是有规矩的。

古代陪葬者,一般是后宫没有子女的妃子们,吕后贵为皇后,是刘邦的正牌夫人,患难夫妻,而且还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

因此,吕后是不可能被陪葬的,即便是刘邦下令,朝中大臣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戚夫人的后路

自从吕后为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当老师后,刘邦就明白,戚夫人不是吕后的对手。

吕后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身边还有很多老臣出主意,背后又有吕家做后盾,而戚夫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刘邦的宠爱,刘邦一死,她就是无根的浮萍。

为了防止吕后对戚夫人下手,刘邦给她铺了一条后路。

他封刘如意为赵王,然后任命周昌为赵国的丞相,辅佐刘如意。按照刘邦的设想,戚夫人可以跟随刘如意到赵国去,在那里安度晚年。

就这,刘邦还不放心,特意给儿子刘盈写了一封信,让他务必好好照顾自己的弟弟和小妈。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樊哙是个粗人,他是吕后的妹夫,刘邦担心他去世后,樊哙会为了投靠吕后,而诛杀戚夫人当投名状,因此,派人诛杀樊哙,可惜,任务还没有执行,刘邦就死了。

可以说,刘邦为戚夫人想的是非常周到了。

刘邦死后,吕后并没有特别为难戚夫人,只是把她囚禁在永巷,让她干“舂米”的粗活。

如果此时,戚夫人能够放低姿态,老老实实的在后宫干活,吕后也许会放他一马,让她去儿子刘如意的封国生活,

但是,戚夫人偏偏认不清形势,被囚禁起来了还不死心,企图通过歌词,把他的处境告诉儿子,让儿子来救她。她在永巷里大声的唱: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下,彻底激怒了吕后。

她派人去通知刘如意到长安,准备杀死他。汉惠帝刘盈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弟弟,天天和他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让吕后没机会得手。

一天,刘盈出去打猎,起得比较早,而刘如意是个小孩子,不愿意起床,然后就多睡了一会儿,趁这个功夫,吕后派人给他送去了一杯毒酒,把他给毒死了。

刘如意死后,吕后又砍去戚夫人的手和脚,挖去她的双眼,割掉她的鼻子,把她扔到了厕所里,被称为“人彘”,下场极其的惨烈。

可以说,戚夫人的死,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同样是刘邦的妃子,薄姬就显得非常聪明了,她低调行事,刘邦一死,她就到儿子刘恒的封地去生活。

吕后死后,吕家被清算,刘恒捡了个漏,被周勃拥立为帝,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而薄姬,也母凭子贵,升级为太后。

女人啊,不要以为长得漂亮,就是最大的资本,那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一戳就破,智慧和胸大,往往是成反比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jz/1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