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随缘精辟
???????? ·——回复『早安』,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随缘,随不是跟随,不是随便,随是顺其自然,是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 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喜欢把“随缘”二字挂在嘴边。 随缘,是一种心态。 懂得随缘的人,既不喜欢强求,也不喜欢躲避,他从内心深处解脱了自己。 往后余生,一切皆在意料之中。 01所谓随缘,是认清自己 其实,世界是什么模样,只和你自己有关。 见得恶人多了,便会觉得世间皆恶人,见的愚人多了,便会觉得世人皆愚钝; 见的悲苦多了,便觉得众生皆苦,但见的美好多了,便会觉得活着值得。 所以,你若通透了,世界也就通透了。 庄子有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这一辈子,瞬间即逝,所以不要被他人的看法束缚,被世俗的理性限制。 点击下方名片,和百万诗友一起读禅语,听禅意;共悟人生,净化心灵 东晋,有一位名叫王子猷的才子,居住山的背面。 有一年冬天,夜里忽然下起了大雪,王子猷起身去看,发现外面山河草木,一片银装素裹,甚是心动。 他开心地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只是一人饮酒无趣,便突然想到了好友戴逵。 于是连夜迎着大雪,冒着严寒乘船去拜访。天都快亮了,才赶好友家门口,这时他却没有敲门,反而要回去。 身边的书童问他,公子,为何好不容易到了又要走,不见一见朋友? 王子猷答道:“我本是乘兴而来,现已无兴致,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人活通透了,没有必然的世俗目的。人生在世,只做快乐事,莫问是缘,还是劫。 《庄子》里也说道: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有智慧的人,心若明镜,世间百态,冷静视之。 文学家钱钟书,写作《围城》出名后,记者要对他进行视频采访,他拒绝了。 普林斯顿大学邀请他过去讲学,半年报酬高达16万美元,面对令人咋舌的待遇,他也拒绝了。 哈佛大学直接寄给他美金的路费,说是邀请钱钟书去读博,他直接退还。 理由都是一样的,他的时间要用来读更多喜欢的书。 钱钟书先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他活得潇洒潇洒,活得通透。 佛家常说因果,而因果本就不须逃脱,只需要利用。 根据自己想要的果,去散播与之对应的因。 于王子猷、钱钟书两位而言,随缘就是种下简单喜乐的因,得到简单喜乐的果。 02所谓随缘,就是随心 人世复杂,冷暖自知。 五台山上的禅师,总是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我?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幸运的不是我? 可是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你看,我们肉眼可见的最大事物,是头顶上的蓝天,和脚下的大地;天地之外,是日月,是宇宙星辰。 古代诗人杜甫却说:“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他将太阳和月亮比作笼中的小鸟,将苍天大地比作是水上的浮萍。 我们人类社会中,最大的事情,无非是改朝换代。 然而北宋理学家邵雍却说: “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他认为,尧和舜禅让不过是三杯酒,商汤征伐周武王只是一局棋。 再大的天体,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沙子,再难的大业,终究会成为过去。 虽然天地宽广,星辰繁多,但见与不见,皆在于自己。 人若胸怀宽广,能放眼四海,明了古今,你终将会明白,世事层出不穷,却像海水中的泡沫,虚幻易碎。 点击上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1191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你好middot南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