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池上》的用字之妙

陆国杰

《池上》是白居易的一首小诗,被选入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小娃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形象。前两句叙述中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小娃偷采白莲回,后两句则是具体写小娃偷采白莲回的情态。初读此诗,会有这样的感受:诗的语言直白,内容简单,一看就懂。叶圣陶说:“读诗要自己去读,去想,用自己的心思揣摩得来,比从旁人那里听来的深切的多,也受用的多。”我们如果循着诗句反复揣摩,会发现看似内容简单、语言直白的诗句,用字是非常巧妙的。

《池上》的用字之妙,可以体现为四点:

用字——简单丰富

说它简单,是因为诗中找不到一个色彩浓烈的字,都是对人物神态、行为简简单单的叙述,似乎写得太过简单,太过平直,缺乏诗的情致与韵味。人们常说,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诗中看似简单的用字,其实并不简单。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充满童真,富有童趣。

第一句“小娃撑小艇”中的“娃”字,凡是读它的人,都知道娃是小孩子的意思。但竭力揣摩后,会发现“娃”字韵味无穷。娃的本义是“圆深目貌”,即眼睛圆而深的样子。另一义说,吴、楚、衡、淮等地指相貌美好,引申为美女,又引申指少女,再引申男孩和女孩(《古代汉语字典》)。知道了“娃”字意思的演变,再来看小娃的“娃”字,会发现“娃”字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首先“娃”在诗中可能是女孩也可能是男孩,更为重要的是“娃”字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个相貌美好孩子的喜爱,饱蘸着亲昵之态。假如把“小娃”改成“小孩”,那么这个孩子在诗中,就只是个幼小、稚嫩的未成年人,缺失了作者对这个孩子喜爱的美好情感,诗的情趣、意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小娃撑小艇小艇”中的“艇”字,在诗中可解释为轻巧方便的的小船(《古代汉语字典》)。轻巧方便的小船,恰适于小娃在水面上、莲藕间穿梭行走。小艇的轻快方便,小娃轻松快乐的心情相互映照,读者似乎可以看到小娃撑着小艇灵活穿越于莲花之间的活泼之态,听到小娃欢快的笑声。一个“艇”字,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读罢之后,怎能不令人回味无穷,遐想万千呢。

二用字——情趣盎然

这首写小娃于池上偷采白莲的小诗,充溢着活泼的情调,盎然的趣味。它之所以情趣盎然,用字的巧妙,功不可没。诗里看似平平常常的文字,盎然的情趣往往蕴含其中。第一句“小娃撑小艇”中的“撑”字,只是一个用篙抵住船底行进的简单动作,却把小娃因年龄小、个头矮,力气弱,使用又重又长的篙撑船时,用尽气力,努力使小艇在水面上艰难前行的特有画面勾勒出来。读者似乎可以通过“撑”字,看到小娃用力撑着比自己高很多的篙时,憋足了劲,满脸通红,但又怕被池塘的主人发现,不敢大声叫喊,小心翼翼前行的特有情态。小娃的天真、可爱、紧张、愉悦,尽在一个“撑”字中了。如果改成“小娃划小艇”,就会与小娃的年龄、当时偷采的环境不符。试想,小娃在偷采白莲的状态下,怎么能轻快自由地划着小艇呢?再者,如此又长又重的篙,小娃是万万划不起,划不动的,更不可能用篙拨水使小艇前行了。

第二句“偷采白莲回”中的“偷”字,有人认为是偷窃的意思,用在这里大煞风景,有贬低小娃偷采白莲行为的意味,不利于表现小娃活泼、可爱的童真、童趣,大大减弱了诗的情趣,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联系小娃的年龄特点、小娃偷采莲蓬的懵懂,会对“偷”字的意思有全新的认识。小娃为什么要去偷采白莲呢?因为他觉得莲花漂亮、莲蓬的好吃,更为重要的是他认为采莲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充满情趣。在他眼中,瞒着池塘的主人去采莲,并不是什么偷窃,只是好玩、有趣而已。假如一个成年人“偷采白莲回”,那会是另一番情景了。一个“偷”字,写出了小娃的顽皮,使整首诗情趣盎然。

三用字——想象留白

这首诗恬淡闲适、活泼清新,小娃的形象生动、传神,源自诗在用字时处处留白,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第二句“偷采白莲回”中的“采”字,如果解释为摘取,小娃偷采白莲的行为与成人偷采白莲的行为就没有了区别。小娃活泼、顽皮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诗中蕴含的恬淡闲适的情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会减色不少。小娃采莲时,是偷偷进行的。正如前文所说,他采莲时一定瞒着池塘的主人,生怕被发现。但满池的白莲,已深深吸引了他,让他感到采莲是一件非常有趣、好玩的事。于是顽皮、天真的小娃,撑着小艇来到池上。他会怎样采莲呢?“采”的本义“用指尖或手指轻轻摘取来”,这恰符合“采”字在本句中的释义,切合小娃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采莲动作。小娃采莲时,时而用指尖,时而用手指,时而小心翼翼,时而迅速快捷,时而动作轻盈,时而驻足欣赏……采莲的动作虽然不够熟练,但悄无声息,满足惬意,自得其乐。一个“采”,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四句“浮萍一道开”中的“道”与“开”,同样为阅读留下了大量的空白。“道”是什么?是小娃的小艇,在池上划出的一条细长的痕迹,一道美丽的线条。在无限的优雅中,给人丰富的美感,无穷无尽的遐想。特别是“开”字,更是阅读空间阔大,饶有趣味。“开”从字面上是显露之意,假如联系小娃此时此刻的心情,“开”字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开”字中蕴藏着小娃舒放、快乐的心情,如同人的舒眉展眼,幸福得以至于兴奋了。读着这个字,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小娃在小艇上开心的笑脸,听到小娃快快乐乐的笑声。小娃此时的心情,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四用字——围绕“小娃”

诗的用字巧妙,还表现在全诗紧紧围绕“小娃”进行。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其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小娃”二字,恰是总领全篇的警策之语。正是因为诗中的主人公是“小娃”,是一个懵懂无知、天真无邪的孩童,他才会撑着小艇来到池上偷采白莲;“偷采白莲回”时,才会“不解藏踪迹”,毫不掩饰自己偷采白莲的行为。那“浮萍一道开”,是小娃“偷采白莲回”之后,出现的特有情景。浮萍中一道长长的痕迹,优雅自然,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衬托了小娃偷采白莲时的快乐心情,再现了小娃偷采白莲中的无限乐趣。全诗意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读罢此诗,小娃活泼、可爱、顽皮的形象,长久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一首看似内容简单、语言平直的小诗,因为用字的巧妙,而情趣盎然,读后令人忍俊不禁,浮想联翩。我们不禁感叹,白居易不愧为晚唐诗歌的代表诗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









































白颠疯会传染吗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