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知识芡实套餐栽培技术
芡实作为食药同源食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在我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芡实的需求量供不应求。芡实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各地种植大户及农民迫切需要种植技术,为满足需求特制定农大芡实套餐栽培技术如下: 芡实又名芡、鸡头、鸡嘴莲等,是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草本水生蔬菜。 一、主栽品种:一是苏芡,即南芡(分紫花芡和白花芡)。二是刺芡,即北芡。 二、南芡塘田安排:南芡栽培大多利用湖边浅滩、沼泽低塘栽培,每年1茬,连作者居多。 栽培芡实应选择水位涨落平稳或排灌方便、风浪较小的湖塘和田块,水深超过1.5米即会使植株生长势减弱,产量下降,大风大浪将影响芡实扎根或易将叶片打碎。 三、栽培方式:芡实用种子繁殖,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法。南芡因植株无刺,为延长其生育期多采用育苗移栽法,精细栽培。 1、直播。于4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子1.5~2千克。方法有穴播、泥团点播和条播多种。穴播应选水深0.3米的浅水湖荡,每隔2.3~4米见方挖一浅穴,每穴播种子3~4粒,覆盖泥土1厘米左右,以保证齐苗。泥团点播多在深水且水生动物较多的湖荡进行,其方法是用潮泥将3~4粒种子裹成一团,然后点播。条播是在水里按2.6~3.3米行距直线撒播,一般每隔0.7~1米播1粒种子,要求落籽均匀,肥荡稀薄,瘦荡密播。 2、育苗移栽。 (1)、催芽:4月上旬气温转暖,将年前埋藏的种子去除洗净,用缸盆盛清水浸种(浸没种子),并日晒以提高水温,经8~10天换水、催芽,多数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育苗:播种前先在空田里开一个2米见方、深15厘米的育苗潭,去除青苔、浮萍,整平潭底,并灌满水,待泥水澄清后再播种。一般于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籽1千克左右。播时要近水面轻撒,防止种子陷入烂泥中,影响出苗。 (3)、移苗:播种后经40天左右,至5月中下旬,当幼苗有2~3张小叶时移苗。移苗田应选择避风向阳、灌排方便的水田,四周做高田埂,清除杂草,施入腐熟粪肥,并整平田底,灌水深10~15厘米。移苗时要带种子起苗,及时移栽。移栽时要防止埋没心叶,影响发棵。待幼苗返青成活后,随着新叶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定植前水深应接近定植大田(或池塘、湖滩)的水位,一般可加深到30~50厘米。 3、定植: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芡实秧苗长到4张圆叶,大叶直径25厘米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按2.3米左右见方的行株距开穴并浅栽,每亩~穴,每穴直径l米以上,深15~20厘米。呈锅底形,然后清除穴内杂草,增施基肥,一般可用腐熟有机肥或河泥和农大活性腐植酸45%(16-9-20)配方肥40-50公斤/亩,(水位较深的水田,施用基肥困难,多采用肥和土混合包裹幼苗根系,再定植于穴内)。开穴和施肥后仍需1~2天时间使泥水澄清后再定植。定植方法同移栽苗,要随起苗随栽,并防止定植过深,泥土“窝心”,影响植株生长。 四、田间管理。 1、防风:芡实幼苗不耐风浪袭击,故要在湖荡或大田四周栽种茭草,形成防风茭草围带。 2、补苗:直播湖荡苗,水面叶片直径达10厘米左右时,要及时查苗,移密补稀。育苗移栽田要检查苗心是否被淤泥埋没,若有缺株,应立即补栽,确保全苗。 3、壅土:随着植株生长,广穴浅栽苗要逐步培泥壅根,保证芡苗心叶逐步上升和长新根时有泥土和充足的肥料,后期可将浅穴逐步培平。 4、除草:栽后7~10天,开始除草,并将杂草揉成团埋人泥中作肥料。7月底、8月初以后,叶片开始封行,应停止除草。 5、灌水:芡实是大型水生植物,需水量很大,因此生长期绝对不能断水。内塘芡实,定植后应保持浅水,一般7~10厘米,成活后可加深水位到30~50厘米。外荡湖滩因受湖水升降影响,最深可达1.5~2米,芡实仍能正常生长,但水大、浪大,叶柄、花梗伸长,养分消耗,产量减少,而且采收困难。 6、追肥:南芡不耐肥,氮肥过多,叶面易产生瘤状突起,叶色深绿、光亮,叶片大而肥厚,但易影响结果和加重各种病害发生。当叶片薄而发黄,新叶生长缓慢,皱纹密时,植株生长不良。芡实追肥多采用泥肥混合成团的办法,俗称“粪肥搅泥”,即用活性腐植酸16-9-20等配方肥与河泥配比搅拌成泥团(泥肥比例为5:1),每只重0.5公斤左右。施肥团时应远离植株10~15厘米,每株每次2-3个泥团,从7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植株封行止,一般施肥2~3次。植株生长盛期及封行后叶面喷施农大黑泽丰、果乐源等叶面肥,可明显增加植株抗性和提高产量、质量。 五、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芡实叶斑病;芡实叶瘤病;芡实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莲藕潜叶摇蚊;莲溢管蚜;斜纹夜蛾和食根金花虫。对上述病虫害要以“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以防控。 高级农化讲师李耐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龙虾养殖水草选知识大全分类及栽培
- 下一篇文章: 正在消失的手上的文化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