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恒长远,江南永远绿
白癜风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witch: 很久不发稿,发一篇旧稿,立字为证,我还在,还在爱! 没有图片打扰。文字安安静静。 开春之后,乡野里的绿开始多起来,最初只是在旧年枯灰的草茎上夹着一丛两丛的绿,往后到了春末初夏,绿意葱茏,虽然还不到盛景,但是绿色已经成片成团,欣欣向荣。江南四季各有绿,春是五月艾、鼠麹草,初夏是乌饭树叶、青梅与薄荷,各有深浅各有滋味。 青梅 农历四月大多对应着阳历的五月,江南五月,摘枇杷,采青梅,放风筝,此时槐香暗渡,青梅待采。 梅在冬季开花,四、五月结果,苏州的光福香雪海和西山林屋梅海便是青梅的主产地。冬季,梅花开满了西山,到了四、五月落英早就散去,替代的是梅香四溢。江南有“三月为迎梅雨,五月为送梅雨”的说法,五月整整一个月都是采梅季,上旬采的是青梅,味道青酸激爽,有人用齿软来形容青梅的酸,吃了是牙齿会软,青梅颜色翠绿,宜做脆梅,中旬采的梅多用来酿梅酒,到了下旬梅子成熟,变为黄梅,黄梅就拿来做话梅和梅浆吧。 青梅不能直接食用,可以制作脆梅,酿酒也可。三国时曹操就以青梅煮酒。青梅酿酒一般取八分熟的梅子,先用盐水浸泡,铺一层梅子铺一层糖,最后一层撒冰糖,铺满之后倒白酒,直至完全淹没梅子,然后密封,耐心等待三个月后就能饮用。 梅子个性凛冽不做作,与酒的干烈正搭,三个月后梅香浸透至酒中,青梅和糖的酸甜羽化了酒的烈性,两相融合酒浓味香,香又不腻,清爽又不失个性,酒的亲和力增加,非常容易入口,如果愿意等一年,梅香更足。 下旬采的梅多用来制作蜜饯,三国时苏州人就已经会做蜜饯,苏式话梅在清代达到鼎盛,其中“张祥丰”出的蜜饯还是著名的“宫廷食品”。 除了常见的食用方法,光福人有自己的独家做法,他们将梅子制成梅泥,添加进糖桂花里,制作糕点的时候加一点糖桂花,酸甜适度,清香迷人,这是光福人的独家秘密,一般人不会告诉他。 早一百多年前苏州的西山就已经有人种青梅,但是大面积种植梅树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青梅身价不菲,一斤青梅可以卖到3块钱,种青梅一年可以收入三千多,比种粮食合算多了,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梅,现在的香雪海和西山林屋梅海就是这样来的。 莼菜 莼菜也是江南特有的绿,莼菜的个性不像梅那样刚烈,莼菜柔,不仅柔还滑,有些人不喜欢莼菜的滑,但是不妨碍它成为江南名菜,也不妨碍远离家乡的江南人用来思旧。 苏州人叶圣陶就曾经想念莼菜,想念苏州石埠头歇着的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都是从太湖里捞来的。久思却久不得,当时叶圣陶在外乡,莼菜非要下馆子才有机会吃到,偏是思念的时候到了馆子里又偏偏没有,这样惦记着,终于有一天,老友送了一瓶莼菜,这才算解了一半的愁。 叶圣陶说莼菜本来没有味道,全在于汤好。其实不尽然,古诗描述莼菜:“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莼菜不是无味,而是鲜淡味。 莼菜是水生植物,生长和采食期都在春夏之间,古文记载:“四月莼生,茎而未叶,名作‘雉尾莼’,第一肥美……”这里的四月指农历,换算成公立大约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五月左右 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吃起来很滑,不待仔细咀嚼就直接滑进喉咙,还伴有清香;苏州人自己家里吃莼菜很简单,炒荤菜,素炒,汆烫都可以,最常见的是做羹,《世说新语》就有“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的记录;苏州横泾人用莼菜烧昂刺鱼,一只大海碗,飘着一朵朵小浮萍,碗底是金黄的昂刺鱼,色面好看,汤鲜鱼嫩还很好吃。饭店里讲究,用火腿、开洋吊鲜,但未必有乡下新鲜莼菜的好味。 莼菜讲究新鲜,太湖里新鲜采集新鲜烹制的最好,古人采莼,多直接割取嫩茎。现代人精细,采莼一般只取茎上嫩芽细叶,市场上出售莼菜,农人用一只只大木盆盛了原汁原味的太湖水,漂着一朵朵碧绿的莼菜。看惯了这样清澈的碧绿,有一天万水千山了,不想家是不可能的。 江南绿,江南的绿各季不同,浓浓草木香,一餐一江南,春天的青,矮脚青,五月艾、鼠麹草,夏季的绿,薄荷绿、莼菜绿、青梅绿,到了秋还是绿,不过是厚厚的桂花树叶里夹着里淡淡的黄,甜香的绿,发暖的绿,冬天的绿寥落一些,是盛开的梅花里一星两星的绿,闹蓬蓬的花开里,你情不自禁就想到春天、夏天、秋天,一年好光景都在眼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9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京浮萍计划以原住民需求为切入点的北京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