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记

谷雨

年4月20日

农历丁酉年三月廿四日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太阳到黄经30°为谷雨。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我国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

  谷雨,顾名思义,是和雨水有关。古人认为“雨生百谷”,故而名之。

  春天,总是给人以多雨的感觉。此时的雨水,既是上天所赐,农人是珍而宝之,文人则美而文之。而即使在文人的笔下,又有不同。如清明的雨,总是朦朦胧胧,含烟似雾;谷雨的雨,则是淅淅沥沥,轻快畅意。

清明的雨,犹还带寒;而谷雨时节的雨,即便是打在身上,也不会觉得凉了。

  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时在三月中。

▲戴胜鸟(此鸟臭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这是说谷雨时节,随着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大量生长繁殖,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再之后就能够在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牡丹会

▲洛阳牡丹

  牡丹,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因其美艳,素有国色天香之誉,有“花王”之冠。牡丹,秦汉时作为药物,供观赏用始于隋,盛于唐,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描写了当时京城赏牡丹之盛况。北宋时,洛阳成了全国牡丹栽培中心,有“洛阳牡丹冠天下”之盛名。明、清时,安徽亳县、山东菏泽也成为驰名的牡丹产地。近代以来,南京灵谷寺,巢湖银屏山也成为赏牡丹胜地。

牡丹品类众多,古人又不断扦插、嫁接培养新品种,“姚黄”、“魏紫”二品乃其中之冠。

  牡丹一般在谷雨前后开放,所有又名“谷雨花”。吴地有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古人赏牡丹,结会游宴,有花会、万花会、牡丹会等名目。

采茶

▲采茶

  谷雨,是采收新茶的时节。此时采制的春茶,名为谷雨茶,又叫二春茶。

  谷雨时间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需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泡在水里像展开的旌旗和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旗一枪或两旗一枪);一芽两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相较而言,清明采茶有些早,其气味不足;立夏采茶有些晚,口感不好,谷雨采茶正当其时。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民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是为雨前茶,谷雨品新茶,自古至今相沿成习。民间认为,谷雨饮新茶可明目、清火。《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能治痰嗽及疗百病。”

祭海

▲祭海

  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被看作是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至今,这一习俗仍在胶东荣城地区仍然流行。

  从前,渔家由渔行统一管理,海祭活动一般由渔行组织。祭品为去毛烙皮的肥猪一头,用腔血抹红,白面大饽饽十个。另外,还准备鞭炮、香纸等。若没有整猪,则用猪头或蒸熟的猪形饽饽代替。旧时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吉时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

吃香椿

▲这个季节,香椿头炒鸡蛋最好吃。

我国北方在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现代研究认为,香椿具有提高人体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在山西西北部,有谷雨节气前后采摘野菜食用的习俗。当地人将采摘后的鲜柳叶、杨叶用水泡去苦涩味,煮渍后再调味,以充做日常小菜;又将榆钱、苜蓿花、槐花,洗净后拌上面粉食用,称为“傀儡”。

洗浴

▲洗澡的乌鸫

  谷雨的河水也非常珍贵。从前,在西北地区,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当天,人们以“桃花水”洗浴,并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以示庆祝。

祭仓颉

▲文祖仓颉像

  陕西白水县自汉代以来一直保持着“谷雨祭仓颉”的传统习俗。

  传说文祖仓颉造字成功,”天雨粟,鬼夜哭。“当时正值旱灾,百姓流离失所,从天而下的谷子粮食及时救了百姓的生命。后人感念仓颉的功德,将其安葬在白水县史官镇北,与桥山黄帝陵遥遥相对,有对联赞曰:“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在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

  自此之后,每年谷雨节,当地都要举行传统庙会,会期长达七至十天。年复一年,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此地,举行隆重的仪式,缅怀和祭祀文字始祖仓颉。仓颉庙会已经成为当地一个隆重节日。

走雨水

▲挖野菜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挎着篮子到田间地头走走,既有强身健体的寓意,又有祈祷丰年的意思在内。

杀五毒

▲山西谷雨贴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因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或道教神符,所以又叫“蝎子符”。符上印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等咒文。山东的谷雨贴,一般采用黄表纸制作,以朱砂画出禁蝎符,贴于墙壁或蝎穴处,寄托人们查杀害虫、辟除邪恶、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农谚

▲清明和农时、农事尤其相关

  谷雨和农时、农事关系密切,故民间多有谚语,姑记存之。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合肥)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合肥)

  清明饿不死驴,谷雨饿不死牛。(肥东)      

  谷雨孵蚕,小满使钱。(肥东)

  清明泡稻,谷雨下田。(肥东)   

  清明种花早,小满种棉迟,谷雨立夏正当时。(肥东)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肥东) 

  谷雨前,种早棉。(肥东) 

  谷雨种田,早起迟眠。(肥东) 

  谷雨种棉花,要多三根权。(肥东) 

  谷雨好下种,小满插早秧。(肥东) 

  谷雨栽上山芋秧,一棵能挖一大筐。(肥东) 

  谷雨插好秧,夏季收满仓。(肥东) 

  谷雨插秧秧苗壮,芒种插秧光桩桩。(肥东)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长丰)

合肥谷雨风俗

▲天下第一奇花——巢湖银屏山白牡丹

  合肥向不以谷雨为节。旧时,惟赏牡丹颇在富贵人家流行。牡丹种植,多建于宗族。合肥肥东刘氏宗祠、付氏宗祠内皆有百年牡丹,一为李鸿章赠送,一为段祺瑞赠送。

  巢湖银屏山有千年野生白牡丹一株,独自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贫瘠石罅之中突兀而出,可望而不可及。民间传说此花极具灵性,其花开花谢及数量多寡更可预兆年成的丰歉,有花开“三朵以下干,四至八朵保平安,十朵以上淹”的说法,十分灵验。又传说,抗战时,日寇曾妄图将其挖走带回日本,每每逼迫百姓攀崖挖取,皆杳无所见;又用迫击炮攻击,亦无所伤。如是者三,日寇惊惧而回,至今崖上仍有炮弹弹痕。每年至谷雨时节,十里八乡民人纷纷进山赏花,为当地盛会。

  合肥三十岗三国新城遗址公园内亦有牡丹可赏,至今已举办多届牡丹节。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蒙田MicheldeMontaigne

END

*谢谢阅读*

图/文

萧寒

制作

萧寒

监制

风间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庐风

观风问俗寻迹溯源

合肥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甘露聚糖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