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泛舟意想不到,原来银川的文兴之地在这
《南塘旧梦》-桂临塞上昭阳不再(湮)尘烟,南塘旧梦难再(现)。独留贡渠望南薰,几多风流盖银川。“南塘”对于很多银川人来说只不过是南门桥头边上的一个街头公园的名字而已,没什么特别之处,其实它颇有故事!天天搬砖路上都要经过南门桥(旧称永通桥),日复一日,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转头看一眼桥西南方的“南塘园”。因为,对它的名字非常熟悉。几年前,银川的微小公园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对建好的十个微小公园搞了一个征名活动,其中就有如今这个“南塘园”。那时候,看了对这公园的简单介绍,也想过直接就叫“南塘园”得了,但是,鬼使神差间,竟然给它起了一个“旧塘园”的名字,就这样,和征名上榜失之交臂!可惜啊!这两天,到图书馆看书,看到了一本《宁夏新志》,好奇之下翻开看看,竟然看到了“南塘”二字。书上是这样介绍的:“南塘,在南熏门外永通桥西南。旧为停潦之区。”“停潦之区”是什么意思,通俗点说就是沼泽,也就是说,银川南门外永通桥西南的一带在明以前是一片沼泽地。再据《朔方道志》载:“南塘在南薰门外永通桥西南,旧为停潦之区。嘉靖间,都御史杨守礼委指挥方舆,因势修浚,植柳千株,缭以短墙,注以河流。周方百亩,菰蒲蘋藻、鸥鹭凫鱼,杂然于中。泛以楼船,人目之如西湖,居民喜为乐土。”看着眼前的这个地方,很难想象,如今这个在闹市中的绿树婆娑,繁花似锦之处,在五百年前,竟然是一个占地百亩的水域,还很漂亮,而且有茭白,香蒲,浮萍,水草等水生植物掺杂其中,鸥鹭飞翔,鱼跃欢腾,好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图画。这情景应该不亚于北塔公园的北塔湖吧?其实,在杨守礼的上一任(巡抚)都御史宇川张文魁就任的时候,就开始着手整治这片沼泽了,“嘉靖十五年,巡抚、都御史宇川张公文魁惜其废于不治,(功)作岁余未成。”。按张文魁的打算,是将它辟为水上游乐区,因为离城近嘛,能整治好就是城里的娱乐之所。那时候银川城周围虽然水域众多,但是要说到离城近又合适水上娱乐的水域还真没有。之所以后来“岁(余)未成”,那是因为他调走了。接任的杨守礼接着整治这片沼泽湿地。很快就修浚好了,因为旁边就是红花渠,“注以河流”,使得这里一下有了碧波荡漾,沙鸥翔集,草丰鱼跃的盛景。并取名“南塘”。既然修浚好了,那当然是要去参观感受一下的了,于是,杨守礼先去感受一下!从赤木口长城工地回来,虽然有些疲惫,又临近傍晚,但是,一点没有减轻他的兴致,邀上几个官员,一同坐上小船泛舟南塘,喜悦之情溢言于表。古人表达情感,当然是用诗了,这是他们读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第一次游南塘,杨守礼也被南塘的傍晚时分的美景所感染,从诗中品味出,颇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游南塘》-杨守礼小艇容宾主,乘闲半日游。隔帘人唤酒,泊岸柳迎舟。垂钓双鱼出,随波一雁浮。夕阳催马去,清兴转悠悠。坐着小船,三五朋友,又有小酒,欣赏湖光和落日,这份惬意,哪里还会感觉到疲惫?只愿太阳不要那么快下山,天不要这么快黑下来,让船再转悠转悠吧!估计杨守礼自己都没想到,他无意间开启了银川文兴之地的“钥匙”!虽然说在他之前有明庆王朱旃的众多吟诵宁夏和银川诗篇传世(包括宁夏八景),但是,涉及地方有些广泛。而杨守礼选择的南塘,那是实实在在的在银川,在其后,涌现出了众多的关于银川风貌风景的诗。并且,银川从唐代到明朝之间,隔了一个宋朝和元朝,西夏不入史,有诗也不流传。西夏被元蒙灭国后,这里焦土一片,哪里有什么生机?期间零星的几首诗不作数。元朝把驻地的西夏遗民百姓都遣散迁返中原内地,免得他们再作乱,以至于银川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成了荒芜凋零之地。沟渠杂草丛生。包括如今在南塘园的这一片,长期无人打理的情况下,河水渗透淤积,渐渐成了沼泽湿地。其时,银川也有类似这样的水域可以游乐,那就是银川城东的丽景园,可是那是明藩王的私家花园,一般百姓是禁止入内的,虽然明藩王在园中也有诗篇传世,但是也只是个人行为,并且不多。这些因素也间接促成了两任都御史要重新修浚南塘的原因。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嘛。可以说,银川的文脉就是从这里重新接起来的!按这个说,南塘是银川文脉再兴之地不为过!至于几天之后,南塘的那场游湖活动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值得说道,那就等下回分解了。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记录这个温暖的世界!谢谢阅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12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阳市中医院中草药画创意斩获第十八届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