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记者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绰霍尔镇博斯坦村委会了解到,该村采用“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大米协会”的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生态养殖,通过稻鸭、稻蛙共作除杂草、害虫技术,做到了绿色有机和增产增收的结合。

当日,记者在该村荷花稻田庄园种养一体创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看到,长势茂盛的水稻随风轻摇,稻秆粗壮,稻田的水里飘着浮萍和零星的麸皮,水稻田里不时传来“嘎嘎嘎”的鸭叫声。华林米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张丹丰唤着鸭子,鸭子听到唤声上了岸(如图)。

张丹丰是博斯坦村村民,经营着垂钓、餐厅、乡村休闲游为一体的荷花稻田农家乐。去年,他将50亩地以每亩元的价格流转了出去。养鸭合作社每月给他发放元工资。他告诉记者,以前一年四季都在忙水稻,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他开起了农家乐,仅农家乐一年就有八九万元收入。劳动力解放出来了,有钱挣了,干什么都有信心了。

据了解,水稻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去年全村水稻亩,全年产量达到.7吨,实现总产值.6万元。年,华林米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全域绿色、生态有机为目标,开展了稻米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流转近万亩土地建立了博斯坦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发展了稻鸭、稻蟹、稻蛙等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

社员杨玉福去年在稻田里养了只鸭子,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养了只稻田鸭。杨玉福说,稻田鸭吃的是害虫和杂草,偶尔喂点麸皮,一个半月时间就长到了近两公斤。他表示,明年还要加大稻田鸭养殖规模。目前,他已带动全村7户农户养殖稻田鸭。

另外,华林米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养了1万只牛蛙和只稻田蟹。

华林米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红梅说,通过稻鸭、稻蛙共作,打造博斯坦村稻鸭之乡的名气,同时通过稻鸭、稻蟹、稻鱼、稻蛙等生态养殖,推动了水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户和社员增产增收。

编辑|周志峰

编审|陈雁萍

记者张进峰

赞赏

长按







































白殿的危害
老中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2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