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陈丽关于教育和认知
关于教育和认知 文/陈丽 记得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过一篇小小说。大致是说有一个年轻的老师,他教的班级成绩特别好,他也是倍获肯定。而隔壁那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个老人,他教的孩子成绩平平,连中考也是如此。二十年后,年轻老师教的学生,有的成了混混,有的进了监狱…而那位老教师教的学生,每一个都成为了正直而体面的人。二十年后的事,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在意。在所有人眼中,那位年轻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引用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探讨老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有决定性的影响,更不是想说成绩并不重要,毕竟故事是为了放大冲突而进行简单化处理的。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让我意识到,一个人所追求和坚持的,并不都会获得外界的认可,与内心真正的坚守相比,外在的热闹只是点缀。而一个人若完全以外在的评价为行动的导向,那么他便像水上的浮萍,随风漂动。而那些对人生、对意义有过深入探索的人就像树木,虽然也会随风舞动,但是它扎根于更深的地方,那力量足以支撑其坚定地成长。 最近,读了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的一些文章,主要是一些关于育儿方面的内容。李博士的观点都基于一个前提,即相信孩子本身的力量,相信他们是有能力的,让孩子积极地看待自己,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事他们自己是要负责的。这跟简·尼尔森博士“正面管教”的理念不谋而合,即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从来不相信“性本恶”的理论,探讨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对真善美有本能的需求。想要快乐,排斥痛苦;渴望认可,害怕冷落;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而善的起点,大概是人有感同身受、将心比心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尊重别人。我们在追求所获时,知道不能侵犯别人。我们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是己所欲,也勿强施于人。李博士教她女儿在有些场合下说:“我要的跟你要的不一样,我没错,你也没错。”他怕在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听到太多“你怎么这样,你怎么那样”。学会尊重一个孩子,大概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修养的事。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有关人性的初始理论,那我宁愿选择洛克的“白板说”。至少这样能让大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外在的环境和相处模式是如何内化成孩子的一部分,将有助于大人审视自己的言行。相比起嘴里说出的话,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反而更能影响孩子,言传身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今年有一部很棒的电影,叫《奇迹男孩》。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值得家长去看一看的电影。面部有先天缺陷的小奥吉,身上却有着难能可贵的真诚。他也会懊恼,也会害怕,也会生气,但是他有一种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价值的力量,因为小奥吉有幸拥有无条件的爱与尊重。在他的家庭里,他像一个大人一样活在自己的中心,而不是被拉扯。他的想法会被尊重,他的情绪会被接纳,没有人会说他不应该难过。他们给他的是真正的支持和鼓励,即便再心疼他,也要看着他自己去学校,去跟孩子们相处,去面对他自己的世界。当母亲第一次看到奥吉和一个小伙伴有说有笑走出校门时,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她的激动。大概每个人的心都可以如此细腻,只不过允许了繁杂的生活把自己变得迟钝和粗糙。 我听到过母亲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说“这个孩子就是胆小,不像我,我真的很看不惯她这点”。母亲数落孩子,是那么常见,甚至一切都可以说是“为了孩子好”,而我觉得真正的为孩子好,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奥吉的父亲同样让我感动,为了不让儿子再次躲到头盔后,他偷偷地把头盔藏了起来,当儿子从懊恼和自卑中走出时,问他要不要还给他。 事实上,我们怎样对待孩子,多半来自于我们的认知,抛开一些人在某些时候完全被情绪左右的情况,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在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常一个人的认知改变了,他的情感和行为自然会发生变化。因此,教育者的认知,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视野、格局和追求的方向,而这都会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在我的印象里,给我们读那篇小小说的老师,一直是一个对教育有追求的老师;那些相信孩子自己能形成自律、责任感的老师,必然会把奖励和惩罚弱化,更多地以鼓励的方式唤起孩子的内在动力;那些相信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人,会接纳和陪伴孩子的脆弱,而不会反感他们的眼泪。 也正是因为如此,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说我们学习的每个理论都是完美的真理,更不是说我们会在学习中找到一劳永逸的方式和方法。但是,那些理论里包含的经验与思考,能启迪我们自己去思考,有的观念甚至会冲击我们原有的认知,而那些冲击带来的不是毁灭,是一次次升华。 作者简介:陈丽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科学教师。喜阅读,爱文字。 作者近期作品: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陈丽:和衷共济,不忘初心 顾问(姓氏笔画为序):马昇嘉、万芊、老铁、庄吉、金磊、高巧林 题字:张斌 主编:柴扉() 编委:胡权权、邵卫花、刘亚武、汪玲、马美娟、於洪玲、徐莺、仇琰、李嘉磊、雍菁 主播:雨嫣、弘敏、玉之音、七月草、若韵、山芋头、小秋、芳华 编审:蒋秀梅 合作单位:昆山市作家协会、苏州市评论家协会昆山分会、昆山市图书馆 1、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书画、学生优秀习作等作品均可。 2、请作者在文后附上个人简介(百字内)、 3、平台按先后顺序择优用稿。稿件必须为原创首发,严禁剽窃抄袭,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文章切勿再投送本平台。欢迎全国各地文友投稿支持! 本刊将设双稿酬制: 1、本 2、赞赏学生习作的赏金作为稿费%给学生。 3、其他赏金60%左右支付作者稿酬,其余用于平台维护等(低于10元不再发放)。 4、特设人气奖,0阅读量、点赞或留言奖励10元,不兼得。每周二发放两周前稿酬(由于后台一周结算一次赞赏,所以平台自作者推文后两周发放稿费。赞赏透明),作者须主动加联系领取。 玉峰文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2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揪心的发生了滕州8岁走失男童确认溺亡
- 下一篇文章: 星猫DoReMi有声故事浮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