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一候,萍始生。”

倏忽此萍

浮萍的植株很小,

漂浮水面

(朱鑫鑫摄)

谷雨过后的暮春,在任意一处不流动的静水之中,就会有浮萍出现了。随后,在逐渐暖热的日子里,这些浮萍就会悄然地生长、蔓延,成为盛夏里覆满水面的腻绿,最后又会在某一个仿佛毫无预兆的秋日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又是一潭澄澈的秋水。

浮萍的春生秋死,似乎又与庄稼或者果树的枯荣不同。庄稼的春种秋收,终究是从种子回归种子。而果树的春华秋实,更是人们都能够见证的娇艳与甜美。然而,那水沟里的浮萍,却似乎从来没有可以被人见证的花朵、果实或者种子,就仿佛是一群倏然涌现于天地间,又忽然消失于世界上的幻影。

古人注意到,浮萍涌现的时节,刚好与杨柳飞絮落尽的时节相当。于是,古人认为浮萍就是杨柳飞絮所化:“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但实际上,身为广义天南星科成员的浮萍,自然是与提供飞絮的杨柳科植物没有什么关系。原来,在每年的深秋时节,浮萍看似死亡,却留下了无数微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冬芽”,沉入水底的淤泥之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就会有新的浮萍从淤泥里发芽,又在几场春雨之中浮出水面了。

更何况,浮萍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花朵与果实。在机缘巧合之下,从一些浮萍的叶片边缘,就会冒出极其微小的雄蕊与雌蕊,最终结出一些不为人眼所见的小果实了。

浮萍不常开花,

开花时从叶片边缘伸出雄蕊与雌蕊

(马炜梁摄)

种类有异

紫萍,

每个叶片发出多条根

(张敬莉摄)

通常被人们称为“浮萍”的植物,其实包括了至少两个经常混生的物种。比较宽大的那种“浮萍”,叶片大如豆,背面是紫色,每个叶片发出若干条悬于水中的短根,这样的一个物种就是紫萍Spirodelapolyrhiza。而更加窄小的那种浮萍,叶片小如米,背面为绿色,每个叶片只发出一条短根,这种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浮萍Lemnaminor。在夏日的荷荫下,或是水中的芦苇旁,由紫萍与浮萍共同在水面上铺就的绿毯,都是寻常的景象。

不过,在浮萍的亲戚之中,还可以找到体型更小的种类。广布于全球热带地区的无根萍Wolffiaglobosa,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开花植物,植株既可以漂于水面,也可以悬浮于水面之下,看上去就如同一些在水中浮沉的绿色沙粒。

真正的浮萍,

每个叶片只发出1条根

(惠肇祥摄)

似萍非萍

圆心萍,

水鳖科植物,

浮于水面的姿态与浮萍相似

(李西贝阳摄)

也许是因为浮于水面的姿态相似,一些来自其他科的植物,也时常被人们与浮萍混淆。圆心萍Limnobiumlaevigatum,也叫“苹果萍”,是一种来自南美洲的观赏水草;在茎不伸长的状态下,它一团团漂在水面的样子,确实与浮萍相似;然而,它却来自与浮萍关系很远的水鳖科,偶尔开出的用肉眼可见的花朵更是与浮萍不同。

另一种常与浮萍混淆的植物,则是身为蕨类的??Marsileaquadrifolia,有时也被写作“苹”。这种水生的蕨类,虽然叶片也是浮于水面,但是根茎却牢固地扎在了池底的淤泥里,并不会随波逐流。在南方的任意一处水田中,??的四瓣形的叶片舒展在水面之上,就如造化之笔写出的一个个“田”字。

还有一群偶尔会与浮萍混淆的蕨类,则是满江红Azollaspp.。不同种类的满江红,远看都是像浮萍那样在水面随波逐流。但是,人们只要近看,就会发现它们更像是柏树枝的模样,都是由很多极为细小的鳞叶,排列成了分叉的树枝状。

??,蕨类植物,

叶片浮于水面,

有时会与浮萍混淆

(徐晔春摄)

满江红,蕨类植物,

叶片浮于水面,

有时会与浮萍混淆

(徐晔春摄)

在生态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