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本草浮萍治隐疹瘙痒杨梅粉刺
发现本草第期浮萍 反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 清代御医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这样描述浮萍:“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疗肌肉麻痹、中风歪斜、瘫痪,医痈疽热肿、隐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闭癃,消肌肤肿胀。”在他的温疫痘疹专著《四圣悬枢》中,用到浮萍的方剂竟有24首之多!据现代临床报道,将浮萍应用在痤疮的治疗上,疗效也甚为显著! 编辑|微尘 ▲浮萍科浮萍属植物浮萍 浮萍 又名水萍、水花(《本经》), 浮蓱、藻(《尔雅》郭璞注), 萍子草(《肘后方》), 小萍子(《本草拾遗》), 浮萍草(《本草图经》), 水藓《品汇精要》), 水帘、九子萍(《群芳谱》, 萍、田萍(《中药志》。 其药物基原为 浮萍科紫萍属植物紫萍(又名紫背浮萍) 或浮萍属植物浮萍(又名青萍)的全草。 浮萍与紫萍常混生, 生长于池沼、水田、湖泊或静水中, 分布于全国各地。 主产于湖北、福建、四川、江苏、浙江。 ▲浮萍科紫萍属植物紫萍 药性 辛,寒。归肺、膀胱经。1.《本经》:“味辛,寒。”2.《别录》:“酸,无毒。”3.《滇南本草》:“味苦,性寒。”4.《品汇精要》:“气薄味厚,阴中之阳。”5.《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小肠二经。”6.《医林纂要》:“平,有咸味。”7.《本草求真》:“入肝、脾。”8.《本草用法研究》:“入肺、膀胱二经。” 功用主治、用法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癬,丹毒,烫伤。1.《本经》:“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久服轻身。”2.《别录》:“下气,以沐浴生毛发。”3.《新修本草》:“主火疮。”4.《本草拾遗》:“末敷面鼾。捣汁服之,主水肿,利小便。”5.《日华子》:“治热毒,风热疾,热狂,肿毒,汤火疮,风疹。”6.《滇南本草》:“发汗,解毒。治疥癞、疮癣,祛皮肤瘙痒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效)。7.《纲目》:“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伤损,目赤翳膜,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癜风、丹毒。”8.《玉楸药解》:“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疗肌肉麻痹、中风歪斜、瘫痪,医痈疽热肿、隐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闭癃,消肌肤肿胀。” 内服:干品或鲜品煎汤;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 表虚自汗者禁服。1.《本草经疏》:“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2.《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3.《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 附方选录 1.治时行热病:浮萍草一两,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水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本草图经》) 2.治夹惊伤寒:紫背浮萍一钱,犀角屑半钱,钓藤钩三七个。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连进三服,出汗为度。(《圣济总录》) 3.治一切风疾及瘾疹、紫白癜风、痛痒顽麻:采紫背浮萍草摊于竹筛内,下着水,晒干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黑豆淋酒化下。(《直指方》) 4.治风热瘾疹:浮萍(蒸过焙干)、牛蒡子(酒煮晒干,炒)各一两。为末,每薄荷汤服一二钱,日二次。(《养生必用方》) 5.治身上虚痒:浮萍末一钱,以黄芩一钱同四物汤煎汤调下。(《丹溪纂要》) 6.治急性肾炎:浮萍60g,黑豆3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7.治吐血不止:紫背浮萍(焙)半两,黄芪(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调下。(《圣济总录》) 8.治消渴饮水日至一石者:浮萍捣汁服之。又方用干浮萍、栝楼根等分,为末,人乳汁和丸梧子大。空腹饮服三十丸。三年者,数日愈。(《千金方》) 9.治胬肉攀睛:青萍少许,研烂,入片脑少许,贴眼上。(《世医得效方》) 10.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忍,恐伤其目:浮萍草阴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调药服之,食后。不甚者一服便瘥,若目已伤者,十服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1.治小儿泻痢多时,青黄贏瘦,脱肛不收:浮萍草不拘多少晒干,杵为细末,干贴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以下各方选自《四圣悬枢》 玄霜丹 浮萍三钱,麦冬三钱,甘草二钱(炙),元参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切)大枣三枚(劈) 流水五杯,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少汗。治一日太阳温病,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者 素雪丹浮萍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葛根三钱,甘草二钱(炙),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切),麦冬三钱流水六杯,粳米半杯,煎大半杯,去渣,热服,覆衣,饮热稀粥,取少汗。治二日阳明温病,身热目痛,鼻干不卧,胸燥口渴者。呕者,加半夏三钱 黄酥丹浮萍三钱,生地四钱,甘草二钱(炙),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四日太阴温病,腹满嗌干,发热作渴者。 紫玉丹浮萍三钱,生地四钱,知母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天冬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五日少阴温病,口燥舌干,发热作渴者。 苍霖丹浮萍三钱,生地四钱,芍药三钱(生),当归三钱,丹皮三钱,甘草二钱(生),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六日厥阴温病,烦满囊缩,发热作渴者。 浮萍汤浮萍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炙),生姜三钱(切),大枣三枚(劈)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一日太阳温疫,发热头痛者。 浮萍石膏汤浮萍三钱,石膏三钱(生,研),杏仁三钱(泡,去皮尖),甘草二钱(炙),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劈)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温疫身痛,脉浮紧,烦躁喘促,无汗者。 浮萍葛根汤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目痛鼻干,烦热不卧者。 浮萍葛根芍药汤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炙),芍钱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浮萍葛根半夏汤浮萍三钱,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三钱,芍药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浮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治温疫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 浮萍天冬汤 浮萍三钱,天冬三钱,生地三钱,元参三钱,丹皮三钱,生姜三钱,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 治温疫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 浮萍当归汤 浮萍三钱,当归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治温疫厥阴经证,烦满发斑者。 青萍汤 浮萍三钱,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大枣三枚(劈),生姜二钱,丹皮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覆衣,取汗。 治疫疹初起,太阳证之轻者。夏月热甚,须以元参佐之。 白虎加元麦青萍汤 石膏二钱(生),甘草一钱,知母一钱,粳米半杯,元参一钱,麦冬二钱(去心),浮萍二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热服,覆衣。 治疫疹初起,阳气素旺者。 临床报道 治疗痤疮:浮萍10g,珍珠层粉1g,研细过目筛,封装备用。治疗痤疮例,使用时温水清洁面部,常规消毒炎症性皮疹,黑头粉剌,用痤疮针或小镊子清除脓疱,角栓,涂擦红莓素软膏于伤口,离子喷雾5分钟,浮萍散适量加2/3蒸馏水,1/3蜂蜜调成稀糊状,均匀涂于面部(眼口除外)约4分钟,30~40分钟后洗净,外涂维生素B6软膏,5~7日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例,有效68例;最短2次,最长3个疗程,总有效率% 各家论述 1.《纲目》:“浮萍,其性轻浮,入肺经,达皮肤,所以能发扬邪汗也。”2.《本草汇言》:“此药专得寒水清阴之气以生,夏天清阳之气以长。体轻性燥,善去皮肤湿热风疹。”3.《本草经疏》:“水萍,其体轻浮,其性清燥,能祛湿热之药也。热气郁于皮肤则作痒,味辛而气清寒,故能散皮肤之湿热也。”;“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浮萍)凉血则荣气清而须发自长矣。”4.《本草崇原》:“(浮萍)下水气者,太阳之气外达皮毛,则膀胱之水气自下也。”5.《本草求真》:“水肿不消,小便不利,用此疏肌通窍,俾风从外散,湿从下行。”6.《本草正义》:“浮萍,不仅专入气分,而亦必兼清血热,故《圣济》以治吐血不止,《圣惠方》又治鼻衄,濒湖以治目赤、口疮,既善清火,而又导热下行,其效良捷。近人止以为发汗之药,而不知清热正其专长,殊觉未尽其用。”;“浮萍,其质最轻,气味皆薄,虽曰发汗,性非温热,必无过汗之虑。” 温馨提示:中药用药需辨证,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专业中医师。 版权说明:本文部份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编辑排版为“发现本草“原创,部份专业知识引用自《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圣悬枢》等专业书籍。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分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