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贴立体种养花样儿多,稻螺
不知道大家 套养南美螺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进水、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不受洪涝影响,无工业废水污染。稻田面积以2.2亩左右为宜,土壤酸碱度(pH值)7.5以下,冷浸田不宜养螺。 二、场地建设 先在稻田四周边沿挖环形水沟,沟宽1.5米、深0.4米左右,大面积田须在中间增挖横沟或井字形沟,水沟面积约占田面积的20%,取沟中泥土将低矮田埂加高至0.5米以上。在稻田上下方各设进水和排水口1—2个,并安装50目的铁丝栏网,以防螺只逃失。每亩稻田用生石灰30公斤全田抛撒,杀灭病菌虫卵。然后按种稻要求犁田、耙平,7天后将沟水换1次。 三、螺苗投放 种螺在4月初开始产卵,人工孵化期10—15天,当幼螺长至体重5克左右时,选晴天分批投放,每亩稻田投放螺苗3万只。放养前,将螺苗放入6%的食盐水中浸渍3分钟,以消毒灭菌,然后均匀放入水沟中,保持水深30厘米。并在水沟中放养少量浮萍,供螺采食。 四、饲料投喂 放养后的螺苗以青饲料为主,可投喂菜叶、嫩草、浮萍、莲花草及高蛋白饲草等,辅以少量细米糠、豆粕等精饲料。每天饲喂量:青饲料为螺体总重量的5%—8%,精饲料为螺重的1%,早晚各投料一次。随着螺的生长,食量增大,饲料投喂量也要相应增加。 五、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南美螺的抗病能力强,很少发生病害,但要求水质清新,忌肥水、污水。在田沟中适量放养浮萍、水葫芦、莲花草,有利于净化水质和提供部分食源。当沟中水体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时,应及时换水,或保持微流水状态,注意清除饲草中的腐败枯叶,以免污染水质。当水温高于40℃时,应加深田沟水位,使水温降至32℃,防止高温死亡。 敌害防治:南美螺的病虫害少见,但鼠害较严重。防治方法是:幼螺放养期,在四周田埂上适量放一些樟脑丸,能使老鼠闻而却步。成螺繁殖期,夜间在田更上施放敌鼠钠盐等鼠药,每隔15天放1次,连放3次,或在田埂上用鼠夹、捕鼠笼、电猫等物理方法捕鼠灭鼠。还要谨防鹅鸭下田,蚕食螺类。 防逃逸:南美螺在雷雨天有逃逸的特性,但它又怕碱,当pH值达到11.5时就失去活力。因此,在田埂边撒放一条石灰线可防止螺逃逸。 六、稻秧栽插与管理 选种育秧:选择生育期长、产量高的中稻品种,能利用稻秆为螺挡阳降温。采用药肥包衣剂技术浸拌稻种,用塑料秧盘培育壮秧。 栽秧方法:5月中下旬,采用人工抛秧法栽插稻秧,抛秧密度为株行距23厘米×27厘米。 施肥晒田:栽秧前,一次施足基肥。按每亩稻田施放农家肥公斤、磷肥25公斤、碳铵20公斤。栽秧后再追施尿素8公斤,以利稳蔸、分蘖,以后不需施肥,以螺粪肥田。按常规晒田有利稻谷增产,原则是晒田不晒螺,做到轻晒、短晒、日晒夜不晒。适时排水和灌水,结合田沟水质换水。 防病治虫:由于稻种采用了科学的消毒灭菌措施,一般不需施药防治。万一发生病虫害,可施用杀虫双、甲胺磷等低毒农药。施药前,将田面水位加深,喷药时间选择在气温高的中午进行,高温时间螺只沉入水底,采用喷雾式对稻叶面直接喷射,尽量避免农药落入水中。喷药后,适当降低田间水位,以免螺接触稻秆,造成死亡。螺只在晚间活动频繁,常爬入田间摄食杂草,因此,不需人工或药物除草。 七、捕捞利用 商品螺收获从8月份开始,捕大螺留小螺,至11月上旬结束,捕获的螺用清水淋洗干净,按体重规格30—50克、50—80克、80—克分级挑选,装入竹筐柳篓等容器中上市销售。长途运输时,要求容器保持湿润透气,可持续10天不会死亡。目前,南美螺的市场售价:在洞庭湖区一般商品螺每公斤为5—6元,在天津、北京市场可卖到每公斤10元。在利用方面,南美螺主供宾馆、饭店、酒楼制作名贵菜肴,或小吃摊挡烹制麻辣唆螺,或供厂家加工休闲方便食品等,也可出口创汇。小螺除用作下年螺苗外,还可饲喂珍稀动物。 介绍完了稻螺立体种养技术,好奇的你一定不满足,对不对!说好了支两招,就是“两招”! 稻萍鱼模式技术总结一、稻田建设 稻萍鱼田块一般要求水源充足,天旱不干,暴雨不涝,水体稳定,排灌方便。冬春,首先在稻田的进水处田头或田角挖一鱼坑,深1米以上,长宽面积占田块面积的3~4%,根据田块大小,开挖1~2条宽、深各0.5米的串心鱼沟,鱼沟与鱼坑相通,形成“T”、“π”字型坑沟设置。坑沟总面积依对鱼、稻的要求而定,以占本田的8~10%为宜。坑沟配套有利于安全使用化肥与农药,减少对鱼的毒害,便于鱼类生长活动和集中投喂饵料。 把坑沟里挖出来的土用来加高、加宽四周田埂。进、出水口要设置栅栏,分里、中、外三层,里、外二层采用竹片编制,作为栏污、栏萍栅,中层为栏鱼栅,可用铁丝或塑料网片编制,网片孔目大小以不逃鱼为度。鱼坑上搭设相应面积的棚架,高度1.6~2米,供栽种各种瓜、豆类,夏季高温时为鱼类提供凉爽环境。 二、水稻管理 早、晚稻品种选择早、中熟型杂交水稻为好,品种要求抗病性强,抗逆性好、耐淹、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的丰产良种。早、晚水稻都要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以利早发。 早、晚稻采用宽窄行插秧方式,插秧规格(40+18)/2×8厘米,即先插二行水稻,行距18厘米,株距为8厘米,后留宽行40厘米,再插二行水稻。早稻收刈要求刈稻齐泥,晚稻插秧前要清理鱼沟,晚稻免耕直接插入早稻宽行里。宽窄行插秧方式有利红萍生长繁殖,便于农事操作。稻行和串心鱼沟垂直,便于鱼类进入稻行间摄食红萍饵料和浮游生物。 早稻要施足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有机肥为主,适当搭配化肥,促进水稻平稳生长。早稻追肥和晚稻施肥均采用薄肥勤施。施肥促进稻田水体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更多的天然饵料。稻田要科学使用农药,选择对水稻病虫害具有高效,对鱼、萍低毒的对口农药,如防治水稻纹枯病宜用“井岗霉素”,不用“稻脚青”。还要严格控制用药量,掌握好喷药时间和施药方法,确保鱼类安全。 三、红萍养用 稻田水面养萍,提供鱼类饵料。红萍春、秋、冬季都能生长繁殖,常年双季稻稻萍鱼每亩可产红萍0~千克。春夏(4~5月)红萍生长迅速,4~5天可增殖一倍。此期间鱼尚小,采食量少,红萍除满足鱼的摄取外,还有过剩,捞取余萍养猪,或进行青贮、晒干贮藏,作为稻萍鱼田7~8月红萍越夏期间供萍不足时补充饵料。根据红萍萍种的特性,不同红萍品种混养,如春季细绿萍和羽叶萍混养,夏季放入小叶萍和卡州萍混养,可以延长红萍在稻田中的养用时间,能有效提高鱼产量。 四、鱼类饲养 稻田水浅、溶氧量低,水质易混浊、温度较高,对鱼类生长不利。选择鱼种时,既要以摄食红萍的草食性、杂食性鱼为主,又要考虑能适应稻田环境和生长快的鱼种,几年实践,稻田以热带鱼种尼罗罗非鱼为主养,混养一定比例的草鱼、鲤鱼。尼罗罗非鱼、草鱼、鲤鱼混养比例以::尾比较合适。山区梯田有自然落差,用竹管长流水能增加水体氧气量,可以适当增加放鱼密度。 早稻插秧后7~10天放鱼进田养殖,晚稻收刈前放水捕鱼。夏季高温季节(7~8月),红萍供不应求,需采取人工投喂以补充饵料,除了投喂青贮和晒干的红萍饵料外,补充农家来源方便的青草、人畜禽粪便、糖麸等饲料。稻田鱼类的主要敌害有水蛇、食鱼鸟、鼠类等。竹笼诱饵捕杀水蛇;鸟枪驱赶食鱼鸟;毒饵捕杀鼠。经常检查田埂和拦鱼设施,大雨前后深入田间,修复田岸,疏通沟渠,防鱼逃遁。 这下大家可以心满意足的去琢磨琢磨自己的那本“立体种养”经了吧! (文章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2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龙虾养殖技术连载三水草种植和管理
- 下一篇文章: 甲鱼泥鳅田螺水稻生态高效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