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3.30

第46篇「更金东」正文共:字15图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在距离城区30公里开外的源东乡,有一个叫长塘徐的古村。每每行至春天,浙中桃花源总是能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游人,而长塘徐,别样的古村风采,引人驻足。

对外乡人而言,那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但在故乡人的心里,它却承载了数千年的往事记忆。

在这里走过的每一秒都是历史

在长塘徐村,有近26%的建筑都修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

村里有一口小池塘,一头是村广场,另一头是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善居堂。院落整体坐北朝南,是传统的江南民居。

所谓“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在善居堂内,也可窥见如是风光。这里坐镇着雕纹精美的两口大缸,缸内是陈年累月积攒起的雨水,雨水上漂浮着自然生长的浮萍。

主人是雅致的,浮萍间还摆放着不知何处山涧收集来的菖蒲,若碰上个雨雾天,飘渺云烟伴随四方天井,沉浸其间穿越古今。

透过古致格窗,可以见到正堂楹联下端放着的朱漆太师椅。时光荏苒,风华不再,虽里头的器具略显陈旧,但依稀间仍能感觉到主人家曾有过的威望与名声。

善居堂虽然是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都有人居住。这也让古宅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依然保留着人间烟火气。

除了善居堂,村内还有一处古居——瀛生公祠。古村的人朴实也好客,见我们感兴趣,便赶紧找来了钥匙让我们进去参观,并介绍了这处古居的主人徐载金的生平事迹。

“徐载金可是我们村里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长塘徐村虽处深山,但却一直不乏能人异士,这徐载金便是其中大名鼎鼎的一位。这位村民说,徐载金十六岁中秀才,年毕业于浙江武备学堂,后就读于浙江炮工学校炮科。

他是个热血男儿,在辛亥革命南京战役时,任浙江21团的营长,后因光复南京立下战功,还得到了“有勇知方”的光荣匾。可惜的是,这光荣匾在年祠堂失火时被毁。

占地多平方米的花厅,如今成为了村里的老年活动室,旁边有一排建于清末的老房子,便是十六间……木板门,花格窗,雕梁画栋,白墙黛瓦,除了善居堂与瀛生公祠,还有许许多多尘封的历史大门正在等待着被打开。

阳光肆意倾泻,影子便有了古建筑的形状。随性漫步在古村之中,处处皆景。上了年纪的老人从古建筑里探出头,斑驳的墙壁上刻画着不知道何时写上的字,在这幅描绘了千年的水墨画里,恍惚间,就走过了似水光阴。

在这里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故事

从长塘徐村往东约一公里处的艅艎岭山脚,有一座艅艎岭路亭。

同行的村里一位徐姓老者说,这是一条连接兰溪与义乌的千年古道,过往的人极多,不管是政客商贾,抑或是读书的、赶脚的、农田干活的,都要经过此处。一路山路崎岖,难得觅处路亭,便都要在此休憩。

但倘若只是供人休憩,而没有些许故事,那这处路亭便也算不得什么特殊。它能成为一段佳话,全然凭的是这背后口耳相传的忠义故事。

相传古时候,村中有一名吴姓女人,年轻时就亡夫守寡,并终身未再嫁,老了因“青春守志,励节冰霜”而获朝廷表彰,获准建造旌节牌坊。但吴氏却觉得,建牌坊只是个人的荣耀,还不如用这些钱财来造个路亭。

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年),艅艎岭路亭完工,供来往路人与村民休息。

(《金邑七峰徐氏宗谱》详载:浙江提督王某给匾“节茂松筠”,以扬旌其节孝,亦卓卓可传;时市绅欲为之呈举,有司祥请建坊。吴氏安人以为建坊旌表靡费,度支,不过荣耀一身,盍创路亭为行役、力田者憩息避雨之区,则较胜于坊表多矣。二子承顺母命,建石亭于艅艎岭之麓,后世皆感德焉。)

艅艎岭路亭占地面积约55平方米,长10余米,宽5米。路亭里头有22根柱子,其中8根是圆形木柱,外围则是为了抵抗风吹日晒雨淋而采用的14根青石柱子。

因古道湮废,路亭也年久失修,其亭后有几处坍塌。村中徐氏后裔徐作富曾于年对其进行过修缮,并在亭内立有重修路亭的石碑,详细记载了关于重修该亭的相关事迹。

沿着古人走过的路,重走这一段承载着诸多历史与故事的古道,不禁感慨万千。

百年光阴如流水匆匆,这条狭窄的崎岖山路早已无人光顾,但这座路亭却依然耸立在山间,成为过去的见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沿着石板小道,闲适漫步在村中,耳边萦绕着的吴侬软语,似是要说尽这里的千年故事……

往期推荐

人民诗人的选择

诗歌丨在艾青故居前徜徉

三月三,千年烟雨,山寺待我来

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摄影:贾佳视频:贾佳黄文龙

编辑:贾佳责编:吴奕静监制:陈玉杰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