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星期三

辛丑年二月十二

“以前村里的河塘又臭又脏,现在浮萍没了,水变清了,环境更美了。”去年,钟楼区五星街道汤家村委3个小微水体,经过净化、美化、亮化,摇身一变成了“微景观”。看着村里一天天的可喜变化,村民吴阿姨不由得感叹道。

小微水体是指有汇水、输水、排水、蓄水功能,水面面积平方米以上,位于老百姓房前屋后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持续存在的小河、小塘、小沟、小溪等公共水体。作为地表水的最小单元,小微水体犹如“毛细血管”,数量众多,但同时也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从去年起,钟楼区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对需要整治的小微水体实施“微整形”,打造“微景观”,目前整治成效已初步显现。

汤家村委小微水体水环境提升改造项目,是城区小微水体治理的缩影和典范。汤家村委谈家塘共有3座互不连通的小河塘,最小面积平方米,最大的也仅有平方米。由于这些河塘都相对独立,基本处于全封闭状态,导致水体流动性差,整个水面漂满了浮萍。再加上不时有生活污水直排,更加剧了河塘发黑发臭,周边村民多年来深受影响。

为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去年8月底,汤家村委委托有专业资质的环保科技公司,对这3座河塘进行生态治理及提升改造。在水体净化上,打捞河面漂浮物、清理河塘淤泥,并采用曝气机增氧和生物菌剂投放的方法,恢复水体生态自净能力。在河塘美化上,原先的简易码头换成了木质的亲水平台,每座河塘还设置了生态浮岛,既美观又环保。在环境亮化上,河塘周围增加灯饰,围墙墙体进行彩绘,点缀了汤家村的夜色。

“河塘整治后的效果很不错,水质变清爽了,来钓鱼的人也多了起来。”据汤家村委书记吴亮兴介绍,此次小微水体整治工程总投入约90万元,历时2个月的提升改造,3座河塘可以说焕然一新。日前,记者走进汤家村看到,硬化的道路平坦开阔,村里新建的活动中心功能齐全,清澈的河塘风景宜人,村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在小微水体整治的基础上,整个村庄环境又进行了全面提升。”吴亮兴说,春节期间,村委还对谈家塘进行了亮化,夜晚时分可谓美轮美奂。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更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租住,间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水环境整治是年钟楼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小微水体是其中重要一环。“钟楼区小微水体数量多、覆盖面大,由于多年未清淤、缺少长效管护,黑臭现象比较严重,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盲点和难点。”钟楼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华芹表示,去年,钟楼区出台《关于推行小微水体河长制的指导意见》,在全区建立小微水体河长制体系,全面推进问题整治,并加强日常管护。力争到年底前,基本完成小微水体整治任务,达到小微水体“四无”目标,即水面岸坡无垃圾、沿线无污水直排、水体无黑臭、岸线无乱堆违建,实现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

据了解,根据前期摸排情况,钟楼区需整治的小微水体共计个。截至目前,全区小微水体全部建立基础档案,小微水体河长制体系及整治计划已基本建立,已完成个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小微水体不能一整了之,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和保护,将小微水体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下一步,钟楼区将引导开展小微水体示范村(社区)的建设工作,推动小微水体治理“开花结果”。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