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藻水华的调控勿把裸藻当蓝绿藻
(裸藻水体) 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水藻水华(比如蓝、绿藻)的危害和防治多为大家熟知,而对裸藻水华认识较少,其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报道也较少,现在裸藻水华的暴发也时有发生,但因认识不足大多将裸藻误认为是蓝绿藻而失误造成的危害及损失也不小,因此,对裸藻水体的认知我们必须加以充分重视。 一、裸藻的起源 (裸藻--眼虫显微镜图) 裸藻是古代原生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五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是地球上动物与植物共同的祖先。裸藻是古代原生动物眼虫的植物学名称,因为眼虫同时具有动物与植物两种特性,它是一种“原生动物”,但同时眼虫细胞又有含叶绿素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所以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原生植物”。由于眼虫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学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裸藻。 二、裸藻水华生长的条件 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水库、河沟、江河等较少见。 裸藻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很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裸藻对温度突变很敏感,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死藻现象。裸藻大量死亡后,尸体分解会释放毒素,不仅败坏水质,还会造成鱼虾泛塘、死亡。 三、裸藻水华与蓝(绿)藻的区别 1、裸藻水华是裸藻因具有趋光性而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颜色大多呈绿色、蓝绿色,这点跟蓝藻引起的水华很像,较难鉴别。 (较适宜鱼类消化的蓝藻水华) 2、可通过测量pH进行鉴定,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pH6.5-8.5之间的水体中,而蓝藻大量繁殖时,pH多在8.5以上。 (蓝藻) 3、裸藻水华大多表现为在水体表层形成因裸藻种类不同而呈现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浮(油)膜",这是裸藻水华最大的特征,这一点也易区别于其它水华。 (红裸藻引起的水华) 4、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呈红褐色(俗称“铁锈水”)、酱油水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 5、裸藻水的池塘一般也会呈现“早清晚绿”的特点,一般下午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一层浮(油)膜,轻轻用手拨开后发现下面又是一片清瘦水。 6、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四、裸藻水华常见三种水色 (1)绿色、蓝绿色。以绿色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体为绿色而使水华呈绿色,大量繁殖后即呈蓝绿色。 (2)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甲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3)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是水质极度富营养化和多种裸藻大量繁殖的结果,此时水色变化不大。实际上,会因各藻种比例、光照强弱、有机质和泥沙的多寡等,存在细微水色差异,情况比较复杂,需仔细鉴别。 五、裸藻水华的危害 (1)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 (2)裸藻大量死亡容易产生危害鱼、虾的藻毒素。 (3)裸藻水华易引起泛塘、死(倒)藻。 (4)裸藻水华中期影响鱼虾摄食、生长。 (5)裸藻水华后期导致水体溶氧低、致病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养殖对象发病。 六、裸藻水华的调控方法主要分三类 裸藻水华不易杀灭,实验证明,药物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另外,裸藻前端长有一根鞭毛,可通过摆动进行运动,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或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造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 一是生物方法 1、移植水葫芦、水浮莲、浮漂(浮萍)等适量水生植物。 2、引入优质外源水,以引入其它有益藻类,使水体藻相复杂或投使其它藻类(如小球藻)或培藻剂培养其它有益藻类,让藻相复杂且不单一。 3、较为经济且治根的方法是混养鲢、鳙、罗非鱼、日本白鲫等滤食性鱼类,一般每亩放-尾。 4、投放生物制剂。 (聚合氯化铝) 二是物理方法 1、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2、每天多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交换。 3、使用化学絮凝剂(比如聚合氯化铝等)。 三是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虽然快速,但尽量不在裸藻衰败期使用,以免造成人为死藻泛塘。 1、调节水体pH值,利用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生长。pH值异常的应调节水体pH值(可以施用生石灰10-20kg/亩),调节裸藻的生长环境。 2、调节盐度,裸藻大部分生长在淡水中,可以泼洒粗盐(8-10斤/亩)进行抑制。 3、使用消毒剂或灭藻剂泼洒杀灭。 4、用硫氰酸红霉素+粗盐(单用红霉素亦有效,杀灭蓝、绿藻亦有效)进行泼洒有特效。 用药后有条件的进行换水,没有条件的注意增氧,保证溶氧充足。隔4-5天后最好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调水一次,对于老化、淤泥多的池塘隔15-20天再进行二次调水,让有益菌尽快生长起来,占据种群优势,抑制裸藻的生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1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熊大夫谈养生谷雨养生要诀
- 下一篇文章: 浮萍,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