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芒种节,夜里便下起了雨,这片刻的清爽,令我想起了庙里不久前播下的种子,不知它们发芽了没有?

十八天了,上次去庙里还是文化周的那些日子,火热,充实,素雅。反复筛选这些修饰词,是我写作中的习惯行为,即使认为能在减少各类形容词和定语后,还可以令人感到深刻,那才是高手,可仍是时常把工夫花费在纠结红橙蓝绿中,不能自拔。就这样,伴随窗外清风细雨,思绪被带回到二月初二的下午,那是个阴雪天,是我第一次去津门药王庙的日子,那里是灵魂所居住的地方。

  从前,宗教对于我,是神秘并陌生的。曾经冒着刺骨的北风,奋起徒步爬上3千多米海拔的峰顶,就为了到庙里一瞥清修的出家人生活。当年,我不能确定此类行为完全由信仰支撑;但不能否认,在那个时候已为自己种下了信仰的种子。

人生,何尝不是盲目的呢。比如,在得与失的问题上,得该得的,失该失的是本分。

不该得的得,曰:贪。

该失的不失,曰:吝。

我想,在人生的旅途中,

是一个判断什么该得,什么该失的过程,

会有不舍的倾向。

其实,得失有因缘,

是一种因果,是一种平衡。

付出是失,收获是得,

而收获若没有付出为前提的话,

未尝不是失。

不舍得失,就什么都得不到。

而如果把求的过程本身就作为得,

实在是一种悟。

浮萍无根,漂泊不定,比作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犹如生活,虽然可以漂泊,但灵魂应该找到依靠。而白莲扎根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则被喻为修行者。白莲花作为道教的象征之一,比作出淤泥而不染的翩翩君子。在《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提到:救苦天尊步摄莲花,法身变化无数,忽而女子,忽而童子,忽而风师雨师,忽而禅师丈人。

二零一七年,岁在丁酉暮商,因缘际会,得以接触道家思想,建立起我日后皈依的基础。

春节后,无意中在网络上获得了药王庙的信息,于是便计划择日拜访。第一次的行程,导航把我带到了东岳庄村的药王庙,然而庙门紧闭,后来才了解那里是佛教的寺庙。一念之间,在经过一番确认后,终于还是抵达了心中的目的地-津门药王庙。这是一座有着一千二百年历史的道教宫观,坐落于静海区西侧,近河北省界的王口镇圈里村,从唐代开始供奉药王孙思邈。是天津市目前唯一一所正式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

缓缓地到了山门外,已是申时,几名身着道服的弟子在洗心池边清扫,气质不俗。由于当天上午做过文昌帝君的庆诞斋醮和拜太岁顺星斋醮法事,所以此时游人及香客稀少。步入庙内,大殿循环播放着道教圣号"福生无量天尊",悠扬舒缓,恍如隔世。一瞬间,感慨万千,我想,道家思想曾给予了我智慧,令我开悟,其已深被我所执,那么,我现在应该在这里给信仰一个归宿,让自己的灵魂有所依靠。

不久,我便跟随庙里安排,在讲经堂内与大家一起学习道教源流与皈依三宝的课程。讲师是庙内住持,我们的师父林道长,一名仁者,温良有德。随着按部就班的学习与总结,我顺利地通过了皈依三宝考核,于四月初三,文化周庙会期间,参加了皈依法事,在三师的鉴证下真心发愿,皈依道,经,师三宝,心愿达成。

庙会期间,身为义工,不仅体验到了付出的快乐,也进一步理解了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所谓道常无为法自然,放下主观,解下执拗,积极地对待消极,才能令自己有所作为。我曾经以为,用我的双手就可以决定全世界,可一松手才发现,手里什么都没有……

离庙第十八天,信笔随手,写下此文,寻道路上有你,有我。获悉本周举行药王孙真人圣诞科仪,于是该回家看看了。

建庙捐款联系人:

玄富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