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知识大讲堂九蟾蜍的蝌蚪饲养
蟾蜍的蝌蚪期期间的培育,是指蟾蜍把刚孵化出膜的蝌蚪培育到变态形成的幼蟾蜍。 (一)蝌蚪暂养蝌蚪孵化出膜后,幼小体弱,摄食能力差,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因此,不宜转池培育,而应该暂养10-15天后,才可转入蝌蚪池饲养。蟾蜍产卵刚孵化出的蝌蚪,3-4天后开始采食浮游生物或动植物碎屑,此时可加入一些蛋黄,方法是:先将鸡蛋煮熟,剥出蛋黄,弄碎后加少量水搅成稀糊状,撒人池内供蝌蚪来食。一般每1万只蝌蚪加1个蛋黄,随后可适量增加。蝌蚪转入蝌蚪池之前,应根据蝌蚪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以便分池放养。(二)培育设备培育蝌蚪可用蝌蚪池,也可采用网箱培育。网箱一般为长方体,面积5-10平方米,深0.8-1米。支架用竹、木材料做成,网体由塑料网缝合而成。网目的大小根据蝌蚪的日龄确定。10-30日龄的蝌蚪,用36-40目/平方厘米的网片,30日龄以后的蝌蚪用16-36目/平方厘米的网片。(三)清池、消毒l清池、消毒前的处理(1)水泥池放养前4一5天,用清水洗刷干净,在池底垫层泥土,并在阳光下曝晒1一2天后注人新水,培肥水质。如是新建成的水泥池,应事先进行脱碱处理。(2)土池蝌蚪放养前1个月将水排干,挑走淤泥,经日晒处理。然后在蝌蚪放养前5一7天清池、消毒。2.清池、浦毒方法(1)生石灰排干池水,每平方米(1亩)面积用生石灰50-75千克,撒匀后注人6一10厘米深的薄水层。也可带水情池,每平方米面积水深1米用生石灰-千克。(2)漂白粉排干池水,每平方米面积用有效氯占30%以上的漂白粉4-5千克。未排水的池塘,每平方米面积每米水深用有效氯占30%以上的漂白粉12-15千克。使用时,先将漂白粉放入木盆或搪瓷盆内,加水稀释后进行全池的均匀泼洒。(3)茶粕将新鲜茶粕砍削成小块,用水浸泡一昼夜后,全池均匀泼洒。每平方米面积每米水深约25千克。(4)注水1.水质要求水质各项指标符合蝌蚪要求。参见第一章“环境条件的影响”。2.注水前期,池水深30厘米,以后逐渐加深池水至40一50厘米。(五)施肥蝌蚪池消毒、注水后,施放有机质粪肥如牛粪、猪粪等,用量为0.5一1千克/平方米,或稻草0.6千克/平方米。另加5克尿素和4克过磷酸钙。3一5天后,池中有浮游生物生成,此时可放人蟒料。如果在原孵化池中培育蝌蚪,应在蝌蚪刚开始脱膜时,逐次少量地撒人晒或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 (六)植入水草蝌蚪池施肥的同时,可植入水草,如水葫芦、浮萍、金鱼藻等,占水面的1/2左右。如果事在孵化池中培育蝌蚪,在孵化前就要植入水草。(七)放养1.放养前的检查工作蝌蚪放养前应对蝌蚪池和池水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为放养前做最后的准备。检查内容包括:①检查池中是否藏有敌害生物,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处理。②检查蝌蚪池的水质、水温是否符合蝌蚪生长要求。2.试水经消毒的蝌蚪池,要等毒性消失后方可注水并放养蝌蚪。因此,放养蝌蚪应试水。方法是从蝌蚪池中取一盆底层水放几十只蝌蚪试养1天,如果蝌蚪正常生活,就证明池中药物毒性已经消失,水质适于蝌蚪生活。否则,蝌蚪不能入池。3.放养技术①蝌蚪在放入蝌蚪池前宜喂饱,以加强蝌蚪入池后的觅食能力。一般每只蝌蚪喂一个蛋黄,捏碎后撒入蝌蚪池。②从孵化池或暂养池捞取蝌蚪,转入蝌蚪池饲养。③按蝌蚪的人小、强弱,分级分池放养。④同一日龄的蝌蚪,养在同一个池中.⑤放养密度:10日龄前一0只/每平方米,11一30日龄-只/每平方米,30日龄至变态成幼蟾蜍之前为一只/每平方米。(八)分养分养目的是使蝌蚪的放养密度适当,避免大吃小,做到均衡生长。30日龄前后和50一60日龄时,各分养1次。(九)饲喂1.饵料蟾蜍蝌蚪的饵料供应,一是直接培肥水体,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二是人工投饵补饲。(1)追肥用各种腐熟、发酵的人畜粪肥或将无毒叶草类压入塘泥沤肥。每1-2周每立方米池水放入25-50千克。选择晴天撒施池中,闷热天气不要施肥。(2)人工投饵补饲7日龄前喂煮熟捏碎的蛋黄和煮沸过的豆浆,7一50日龄用豆渣、麦麸、米糠、切碎的植物嫩叶、蚕蛹、蝇蛆、蚯蚓等人工饵料,同时头尾一些浮游动物、植物等。50日龄以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2.投饵开始的时间从孵化后4-5天开始投饵。3.投饵次数30日龄以前,每天投饵一次,上午8时投饵。30日龄以后,每天投饵2次,上午8时、下午3时各投饵1次。4.投喂量一般为蝌蚪体重的7%-10%。每1万只蝌蚪每日投饵量:5-10日龄,投入草履虫或其他浮游生物培养液15-25升,或1-2个蛋黄捏碎后加水1-2升制成的悬浮液;11-30日龄投入人工饵料0.4-2千克;30日龄以后投入人工饵料2.1-12千克。每次投喂料要注意观察蝌蚪采食情况,投喂2小时后,如剩余过多,说明投喂量大,下次要减少投喂量。如没有剩余料,说明投喂量小,要适当增加投喂量。5.投饵方式(l)全池匀洒人工投喂培养的浮游生物或豆浆,常采用这种方式。(2)设置饵料台投饵一般每一只蝌蚪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面积约1平方米,安放在水面下约20厘米处。(十)控制水温水温适宜,蝌蚪活动力强,采食量大,有利于生长发育,一般约60天即可由蝌蚪变态为幼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水温范围是16℃一28℃,最适温度为18℃一24℃。低于或高于以上温度范围,都将影响蝌蚪活动、摄食和发育变态。控制水温的方法:①保持水的流动性,流速不宜过大。或勤换水,上午7一8时和下午4一5时各换1次。②缓慢注入新井水降温。③搭凉棚或在池周边种植树冠发达的乔木以防止痒关直射,在池内或网箱内种植浮萍或水葫芦。④如水温低,可建保温室,设置热源,或用薄膜覆盖,或注人日晒曝气的池水,增加水深度。(十一)控制水质1.水质要求(l)水中溶氧量10龄以内,水中溶氧里小低于3.8毫克/升;30日龄以上,不低于3.5毫克/升。(2)水体pH值6.5一7.5。(3)水中盐度低于0.2%。(4)池水透明层25一30厘米。(5)水色草绿带黄、浅灰色、浅褐色或茶褐色。2.水质控制方法(1)经常或定期换水春、秋每周换1次水,夏季2一4天换水1次,冬季水温低,可15-3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4-1/2。换水宜在晴天上午7一8时或下午4一5时进行。换水水温春、夏、秋三季宜低于原池水温0.5℃一1℃,冬季宜高于原池水温0.5℃一1℃。(2)其他措施防止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等对池水的污染,合理施肥和投饵,蝌蚪放养密度适宜场,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及时捞出水面漂浮杂物、死蝌蚪,清除吃剩的饵料,控制水位,水深经常保持30-60厘米。(十一)定期巡池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巡池3次。要求:①保证环境安静②发现敌害如鸡、鸭、鹅、蛇、以等,立即驱除或消灭。③注意检查蝌蚪池内的水温、水质、料量、蝌蚪生活状态等,如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④经常清理漂浮杂物、死蝌蚪、剩余饵料。整个蟾蜍孵化过程应注意室外的温度及水深,建议温度20-23度之间,这样雌性蟾蜍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3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中浮萍社会实践队走进生活,精准扶
- 下一篇文章: 云路某村多个池塘浮萍泛滥,放眼望去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