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纪念我的父亲柳学旺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今天是父亲柳学旺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早早我们就开始准备各种祭奠用品,回到一年前的新坟前,拜祭我的父亲。?山雾绕,苍松掩翠,新坟已经被茂密的?草覆盖,拜台高耸,柏杉吐绿,坟山依旧,音容宛在。回想过去,真如昨日一般。 父亲去世的前几天其实身体已经非常脆弱,?亲来电话说爸爸可能不行了。我还安慰她说没问题,应该能坚持几年,其实我良好的愿望跟无情的现实相差太远。医院打营养针,终于还是等到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一年前的今天,爸爸终于离开了我们。生前的爸爸多次跟我提起他一生已经功德圆满,看到自己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子女发展都很满意,常常给我的一句话就是无欲无求了,死后已经心满意足了。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人生的最后2年他还是受了罪吃了苦的。他在第二次摔倒以后就再也没有恢复到正常行走状态,只能在护工和?亲的照顾下行走。身体逐渐失去活力,语言能力逐步伤失,渐渐地只能分辨和认识最亲近的几个人。 父亲生于兵荒?乱的年代,?于贫穷苦难的艰难岁月,59年他也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双亲早亡,游走于观庙孤山野塘间,孤苦伶仃的父亲克服了各种困苦顽强地活了下来。其中的细节已经非我等所能理解。他早年跟随我奶奶的家里人生活过一段时间,也跟随我姑姑生活过一段时间,颠沛流离,随波逐流,生如浮萍,居无定所。确实是一个孤儿一般。也就是因为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练就了他不屈的性格。不够健壮的体魄也造成了他老年的各种隐患疾病。娶了我?亲以后,两个人回到我爷爷奶奶生活过的小村庄,白手起家,起早贪黑,勤劳持家,把一个几乎油尽灯枯的小家庭逐渐恢复了生机,迎来了2双儿女。一家六口过着苦中有乐的生活。 成年以后的父亲承担起一家的生活重担,虽然家里总是一贫如洗,但是他总是能想一切办法来改善家庭的各种生活。他干活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总是很细致。常常能想出好办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当过村干部,做过小生意,去?柏山农场山里背树打工挣钱,那还是40年前的事情。我总记得爸爸带回来的一张张一个钢铁工人拿铁锥的图像的5元大钞,在火炉旁给我讲一些我现在已经记不得的各种故事。依稀记得他还有一块手表,经常被我偷偷拿出来听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活其实很不公平的,贫穷的家庭往往会有更多的不幸,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突然遭遇了?祸,在医院里面人事不省地昏迷了七八天才慢慢恢复了过来。这个?祸给我印象深刻,因为当天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在山上砍柴,那是一个秋收的季节,那天乌鸦总是聚集在我们头顶上叫,果然天黑时分,坏消息传来我家。把我们这个本来就很薄弱的家庭更增加十分的负担。父亲的这次?祸留下的痕迹直到他老年依然可以在现代科学仪器上看到。最终也是他老年脑部血管硬化和思维障碍的可能原因。 虽然家庭一直在贫困的泥潭中挣扎,但是父亲一直没有放弃我们的教育,家里经常断粮,让我们很早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不接,每年春天,小?还是?的,家里的?色稻谷已经没有了,那个季节常常是我们家最苦的日子,主?经常是野菜、副?品或者是借贷来的大米。省吃俭用,只求小?早早收割。即使这样的生活,父亲毅然坚持让我们读书,两个姐姐因为交不起学费,早早退学帮助家用。我们则在父亲的坚持下一路读下去,直到考上大学。 我和弟弟读高中和大学的那几年是父亲最苦的几年,当然也是他人生最稳定的几年,他利用乡里在我们村建立茶厂的机会,和别人承包了林场的看护和保养工作,每年都有几百元的收入,还可以砍柴等获得一部分收入。这几年他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荒山为伍,和茶松相伴。常常连续几天都在山上。在山中建了一个简易的小土屋,勉强有5平方米左右,作为白天工作歇息和晚上睡觉的地方。这个小土屋给我们这个孤苦家庭带来了神奇的作用,我和弟弟高中读书和我读大学的部分开销都在这里产生。父亲也一改往日习性,安心躬身农亩,息影山林,终于造就了我们这个家庭复兴的基础。 这个小小的家庭经过了父亲?亲劳苦一生,终于把女儿儿子培养成人的时候就是奇迹发生的时候。两位姐姐出嫁后也时常补贴我们,在我们最艰苦的时候坚定地支持我们。虽然他们家庭也不是很富有,两个姐姐和姐夫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父亲终于走过了他一生最苦的日子。等到了我和弟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这个时候其实他和?亲已经熬到了极限。我们家在我毕业的那一年依然是住在土坯做成的房子里,一到雨天,房顶就开始漏水,雨下大了我们就很担心房子会塌了。在深圳的我常常在雷雨夜害怕雷声会击垮我们远在千里之外的观庙的这个小瓦屋。父亲虽然依然生活在苦难中,却一直鼓励我勇敢地闯荡人生,从来没有要求我什么,既没有要求我回到家乡工作,也没有要求我选择安逸简单的生活。我做什么选择他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即使他帮不上什么忙,也尽一切努力去做。父亲的一生都在与贫穷和痛苦做斗争,都在想一切办法帮助向他寻求帮助的人,乐于助人是他最大的美德。我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喜欢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这种美德也激励着我们这个家庭,拥有了爱,恪守孝道。 乌云过去就是晴天,?雨过后可?彩虹,我们家随着弟弟和我参加工作逐渐苦尽甘来。到父亲70大寿的时候,曾经孤身一人的父亲身后已经站了18人。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真希望这个家庭拥有的永远不要失去,我想父亲再多享清福几十年。可是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没有到?生不老的时候。父亲还是一天一天地老去,首先是听力下降,其次是记忆力减退,再就是经常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是他依然自信,常常背着家里人一个人出去玩。经过几次提心吊胆的迷路之后终于发生了最大的悲剧,他从一个商场的扶手电梯上滚了下来。等到我再?到他的时候,医院里面,神志不清地说一些不找边际的语言。出院以后我们给他安排了一个护工,常年照顾他。这样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这个护工才离开他。 他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最爱的我们一家人。在他刚离开的那段时间,我们匆忙中赶回老家,送他最后一程。他生前已经看好了自己的?眠之所,一切都按照他生前的安排,一切都如同写好的剧本。然而也就是这样,我才醍醐灌顶地明白,父亲多年前的安排多么的明智,而我还为这些安排嘲笑过他的迂腐。作为一个父亲,他给了我们他所能给的最好,他尽了他的极致。作为儿子,我却未能尽我的本分,每当想起跟他争论的一些小事,我真的万分懊悔。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真正的成熟,父亲的去世让我独处时更加清醒,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生老病死当然本是人生轮回,但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不光是我们一个完美的大家庭,还有宝贵的家庭精神,合作互助,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也许跪在父亲坟前的那一刻我的心茫然若失,再也不可以牵他的手漫步在小河边,逗他开心,跟他讲各种趣事。也许叩头拜祭时泪眼迷茫,我再也无法倾听他苍老的声音,从此生死两茫,无法重聚。但是站起身来,仰望?山白云,扶手松柏纳翠。感觉到父亲从未离开我身边,他对我的教育和期望一直在激励我前行,他对家庭的期望也成为我的责任。继承他的遗志,引领这个家族走向更好,也是对父亲最好的祭奠。 匆匆草就,不知所云。低头思亲,泪流满面。 农历年五月二十九 END如果您也有家乡的故事 那就向我们投稿 我们一起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7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江诗词middot微刊99
- 下一篇文章: 孟尝居诗词月刊年第4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