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少年文学专刊志和特辑
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628437.html编者按 年10月29日,杨静龙文学工作室入驻湖州市志和中学,工作室主办的《垂杨柳》文学微刊"两山少年"文学专版中学版编辑部随同设于志和中学。今天推出第一期,共五篇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两山少年文学专刊 志和特辑 (一) 美哉湖州 班田圳渝 指导教师:贾燕 “梦忆湖州旧,楼台画不如。溪从城里过,人在镜中居。”湖州,这座拥有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真是美哉! 春天的湖州,山清水色,鸟语花香。嫩绿的小草在春雨的洗礼下冒了出来,小花儿也在漫山遍野中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片、两片,汇成海洋,五颜六色的海洋。抬头再一看,嗯?怎么天空也变得五彩斑斓了?啊哈!原来那是孩子们千姿百态的风筝哇!那些在天空飘荡着的自由自在的风筝,为湖州的春天又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呢! 夏天的湖州,烈日炎炎,绿树成荫。六月的夏季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湖州也不例外。前一秒还风和日丽,下一秒就电闪雷鸣,那叫一个突然呐!夏季的雨不像春季那样连绵柔和,而是正好相反的热烈而又粗犷,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但是雨后的晴空却十分美丽,明朗的天空上挂着一道七彩的虹,像七根花朵串成的丝带连在一块儿,这应该算是给被暴雨吓到的人们的补偿吧! 秋天的湖州,天朗气清,金风玉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一片片金黄的海洋是收割的信号。农民们拿着锄头,脸上洋溢着喜悦。秋天是美好的季节,八月十五,中秋来临。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望着天上的那一轮圆月,感慨团聚的美好。就算不能与亲人见面,也会遥望月色,寄托自己对他们的思念,渴望着下一次的团圆。 冬天的湖州,晴冷少雨,山寒水冷。湖州的冬季和别的地方不同,它不像北方那样银装素裹;也不像更南一点的地方那样温暖湿润,而是湿冷,变化并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它普通,它没有特色,只是很安静罢了。冬不像春天那样富有生机,不像夏天那样烈火炎炎,不像秋天那样果实累累,但冬天却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我爱湖州,它的春、夏、秋、冬,不管是什么时候的它,我都爱!美哉湖州!湖光水色,山川形胜,层峦叠翠,苕霅汇流;碧湖塔影,白鹭浅翔;经济森林,文化方舟。庚村杨桃,双塘雪藕,桔园果香,柿子高挂,羊肥鱼跃,桑蚕遍野,物产丰饶。粉墙黛瓦,殷实人家,民风纯朴,社会和谐。游览胜地,百业兴旺。“尚爱此山看不足”,东坡感怀;“人生只合住湖州”,原表眷恋! 贾燕老师: 这篇文章围绕湖州的一年四季写湖州的风景。文脉清晰,条理分明。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对湖州风景的喜爱之情。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灵动别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以诗开头,又以诗结尾,使文章有了诗情画意。 神奇空气 班史浩晨 指导教师:谢喜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琅琅的读书声伴随着我们的想象:山水秀丽,绿树成荫,这是一幅多么怡人的风景啊! 前几年住院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由于我患有过敏性哮喘,最要命的是尘螨过敏,一旦空气质量差,我就会喘不过气来。 那年九月,桂花开得烂漫,空气中到处腻着甜甜的香味,真好!正当我嗅得正起劲时,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大风,顷刻间,我感觉喉咙被堵住,气管收缩,胸口一阵发闷,怎么都透不过气来。 爸爸妈妈手医院,原来是哮喘,这是我第一次哮喘发作,也是第一次住院。今后的几天做了各种检查,每天吊着五六瓶盐水,这种生活怎一个无聊、痛苦?医生说,最近空气质量不太好,尽量待在家里,或者买台空气净化器放在房间里。我当时还很小,正要去外面撒欢的时候,关在家里怎么可能。 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我送到山里外婆家。外婆家在大山里,那里山清水秀,空气质量超好,负氧离子多。一到外婆家,扑面而来的香甜空气直涌进我的肺里,我贪婪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地吸着,瞬间感觉这个肺被清洗过了一番,就那么一吸,浑身通透爽快。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不用去幼儿园,不用被关在家里看窗外,不用小心翼翼地呼吸着。可以随时随地到山上、到竹林去撒野,随时可以跟着小猫小狗去溜达。说来也怪,来到外婆家,平常跑几步就要气喘的我居然没什么不适感了,真是太神了! 就这样,我就一直住在外婆家,一直待到读小学,才和外婆他们再次来到城里。在家人小心翼翼的呵护下,我安全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妈妈以为我的哮喘已经好了,没想到四年级的深秋,一次感冒又把我打回了原形,跑跳会喘不过气,雾霾天也会喘不过气,河边不敢去,因为河边的水发黑,甚至还有臭味。还记得有一年发大水,河里的水漫上堤岸,我觉得好玩就在那里和小朋友一起蹚水玩,回来起了一身的疹子。我又过上了周一到周五戴口罩上学,周日宅家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哎! 没想到,转机来了。德清召开国家地理大会,所以关停了无数污染严重的厂家,城市的护城河进行整治。不到一年的时间,空气变得清新了,雾霾没有了,天空变得又蓝又高远。而我这个哮喘病人也能在蓝天下又跑又跳,虽然还会有喘气如牛的情况,但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散发着水草清香的河边从容地散步,一切都那么美好! 如今,我已经读初一了,虽然哮喘偶尔也会光顾一下,但是我能大踏步行走在校园里,大口喘气,大口呼吸,正常地锻炼着。如今,全社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垃圾分类活动,把两山理论真正落到实处。“白云朵朵,绿草如茵”的画面已经在我们眼前展现,我相信以后,微风吹过,我们将会听到微风和树叶的低语声,呼吸到香甜的空气,我们的地球将重新焕发青春! 谢喜文老师: 本文小作者从自身的特殊经历入手,以细致入微的描述,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让我们切身体会到纯净空气对人类生存的至关重要,语言真挚,情感饱满,主题鲜明,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我爱我的家乡 班陈王梓颢 指导教师:谢喜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句话想必大家已耳熟能详。近年来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我的家乡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爸爸讲起,在他们小的时候,村子里河道经常漂浮着深绿色的浮萍,因为大伙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在河道里随意清洗,导致河里富营养化污染,有时整个河面都是绿藻,在这上面又时不时会漂着塑料瓶子,河对岸也是一些不规则的杂草,毫无生机,一片连鸟雀都不来的黄土。但是如今,通过宣传环保理念,创建美丽乡村行动,河道内的浮萍已经专门被人清理过,经常看到河道维护人员乘着船来捞垃圾,现在的河面已经非常清澈,时常会有许多鸭子排成一队在河面上自由嬉戏,偶尔还会看到鸭子像飞鱼一般煽动翅膀,同时两只脚丫用力点水,发出“哒哒哒”的声音,快速地从水上“飞”了过去,发出欢快的叫声。沿着河面,可以看到河对岸一排排杨柳已在风中摆动身姿,格外富有生机。而我站立的这岸,是一排排新建的水乡风格石柱栏杆以及纳凉亭,与微波粼粼的河面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依稀记得小的时候,房子的附近路边都是杂草,浪费了很多空间资源。通过这些年不断的整治和清理,这些杂草已经被处理地一干二净,许多地方也焕然一新,建立了停车场,健身器材等设施,许多人家屋后空地也围起了矮矮的小围墙,种起了绿色的果木和蔬菜。同时,经过垃圾分类的大力宣传和引导,村里的人们也不再随意倾倒垃圾,而是每家每户积极将垃圾放置于固定投放点,等待垃圾收集员每天定时清理,形成了良好的绿色环保理念。 秋风萧瑟,每到落叶时节,就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了,听我爸爸讲起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会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收稻,靠的是一双手,一把镰刀,全靠人力,而且每次都要忙到天黑,才割完一小部分稻,耗时耗力。而如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普及,由收割机进行快速收割,人们只需要将收割好的稻谷,整理打包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近年来,陆续建设的新农村,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经济水平,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不仅治理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还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每次回到乡间,和奶奶一起走在乡间大道上,看见两旁金色的稻谷在微风中跳起丰收的舞蹈,远处芦苇荡上悠闲自在的白鹭群,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夺目,我不禁感叹: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谢喜文老师: 本文小作者通过在“两山”理念的倡导下,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污染的河道变得清洁,浪费的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低效的劳动因为科技的运用,省时又省力,这一切都诠释了家乡的美好,我爱家乡的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 家乡的前世今生 班夏进奥 指导教师:李志鑫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题记 每次从城中回到乡下看望爷爷奶奶,遥望远处的茶山,一股回忆便涌上了脑中。 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和采茶工人们到茶山上采茶。路边时不时能望见绽放的映山红,摇曳多姿,让人身心愉悦。来到茶山上,看着油绿的茶树尖上一个个嫩绿的小人正开心地玩耍,霎时遍体舒畅。我在茶山上跑来跑去,认为它是我所见过的山中最高大、最牢靠的青山! 不知向上爬上多久,我跑到了茶树林的尽头。向远处眺望,本以为会望见一望无垠的茶林,可眼前之景却让我大失所望。不远处有一地荒乱的小树林盘旋在山顶上。在春天本该枝叶茂盛的大树,却稀稀疏疏,有的甚至是光秃秃的,他们高矮不同,枝干也尽显干枯沧桑之色,我想跑过去看个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子,里面难道在挖宝? 奶奶却吓唬我说树林里有大蟒蛇,不能去。我便沮丧而害怕地回到山腰的茶园里。后来,我便使劲央求爷爷带我到山顶上去看看,山的另一边是什么? 爷爷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带着我,来到山的背面。映入眼帘的是面目狰狞的山体,一辆辆大矿车沿山路上去,一块块巨石被挖掘机拦腰折断。整座山一分为二,一面是大自然的恩赐,另一面则是人类的“鬼斧神工”。人类靠着生态环境而生,却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带着失望,我沉重地下了山,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赚钱真的这么重要? 幸运的是,两年后,家乡开始了经济转型,村上多出了一个个景区,关停了一个个矿区。斑驳的山体渐渐种上了绿树,如今已是绿荫葱茏、生机盎然。 环绕着青山绿水,原乡小镇仿佛从天而降,带动了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游玩。再看向大片的青山,观光游道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绕着山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轮美奂。再看家乡的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人多吗?”环境好了,景区建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满了。这就是我的家乡——妙西! 周末回到家中,到村里的水库上走一走,碧绿的湖面折射出粼粼的波光。群山上满是枝叶茂密的大树、各色果树,一阵风吹来,一片绿色的波浪让你不禁感慨,这就是金山银山。 李志鑫老师: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家乡的前世今生,从而来感受述说对“两山理念”的理解。引用雨果的话做题记,有效的点明了本文的主旨。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山水文心 班王亦婧 指导教师:陈淑伦 我的家乡,那是一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那更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魂牵梦绕的地方。而家乡的山水尤其令我留恋! 置身于山水之间,用心感受这山水踪迹。此起彼伏的山时而峰峦叠嶂,时而遗风独秀。水的踪迹则更不一般,向东流淌的江水泛着清波,水中倒映着山的影子。放眼望去,在群山之间夹攘着江水与天的交界,在水天共色处闪耀这最绚丽的光芒。 看见如此良辰美景,不禁想起诗人所吟唱的诗词歌赋,画家所描绘的山水美图。而往往,这些山水的踪迹在诗画里的艺术感令人称道。山水相称,不仅在人间遍布大江南北,更在艺术的殿堂里备受人喜爱。 然而这种人间仙境并不多得。山与水交相辉映,使这种景色变得美不胜收。但往往这种山水搭配如此绝妙之地远在天涯之外。曾到过美名远播的泰山,那儿的山雄伟壮观,但少了水的环绕,他是孤独的;去过名扬四海的洞庭,那儿的水虽清澈秀丽,但少了山的依靠,她是寂寞的。若非普陀生在四海之间,恐怕也不会成为海天佛国;若非峨眉立在长江之边,恐怕也无峨眉金顶。 秋季,一阵小雨,雨点由小到大,由疏到密,嘀嗒嘀嗒得与这山水画相应和着。雨点滴在河面上,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水波纹,发出脚步声,如一位小姑娘般在河面上轻快地走着跑着;雨水落在绵绵的绿山上,使山变得更绿了,更青了,好似有一阵清风把远处的山的清新吹向了我,它的味道干干净净不含城里的尾气味,炭火味,他干净简单纯洁。不似香水的刺鼻,杂乱……山山水水,正如现在所说的:“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水是绿的,山是青的,这才是人间仙境,人们渴望的青,绿,纯,净。 人的一生很短暂,但我们可以让这短暂的一生过的有意义,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感受一切美好。我喜欢山水,我想我遇到烦心事时就会去家乡,去感受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山水会为我带来的一份平静,让心静下,这让我坦然接受,勇敢面对一切烦心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众多名人雅士选择依山而栖,傍水而居,自然文思泉涌,雅望非常。一番旅行,我仿佛窥到了那些风起云涌后的宁静,那一颗穿越百年依旧夺目的山水文心。 陈淑伦老师: 本片文章围绕湖州的山水,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湖州的美景。行文流畅,文字优美,语言灵动。文章后半部分,由景物写到内心,由景及人,具有较强感染力。 两山少年文学专刊第三期(中学版) 指导单位:湖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主办:杨静龙文学工作室《垂杨柳》文学微刊 执行主编:陈凡 特邀编辑:陈淑伦 友谊联盟:湖州发展研究院城市品牌研究所 博学书店 静如书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8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颜红雪红楼红楼梦李渔原著高景
- 下一篇文章: 乾坤大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