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走婆婆家的路上看见的。每次到婆婆家去,要过两条小河,要走十来里小路。走路枯燥,但一路走,东看看西望望,许多家里看不到的景物,让人非常新鲜。冬水田里的打渔人,就让人很稀奇。稻谷收获后,秋天到了,秋雨飘飘,人们用泥巴将田缺口堵上,田里的水关起来,用牛将田犁一遍,就是冬水田。整个冬季,冬水田就闲在那里,偶尔有生命力旺盛的杂草从水里长出来。冬天跟着大人到婆婆家去,要经过一沟又一沟的冬水田。走到稍微窄一点的路段,爸爸妈妈还要叮嘱我,注意走,不要踩滑了掉进冷水里。要是遇上有雾的天气,在冬水田埂上走,两边都是水,让人觉得脚下的水无边无际,只得小心翼翼的迈出每一步。太阳出来了,一块块冬水田,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水面荡起一圈圈细细的涟漪。遇上没有长浮萍的田,仿佛整个天空都掉进了水里,白云掉进了水里,人影在水里走。阳光出来了,打渔人也出来了。南方的冬季,种下麦子,翻了来年要种的地,人们便也闲了下来,就干些与农活无关的事情。第一次看到冬水田里的打渔人,是在到婆婆家路上的碉楼院子外的田里看到的。那块田至少四个篮球场大,路就在田埂上。远远地,我看到一个人在田里移动。冬天站在水里,不怕冷,是需要勇气的。我问爸爸,那个人在水里干什么。爸爸说那是一个打渔佬,在田里打渔耶。那时候,人们种稻谷全是绿色种植,不施化肥,不撒农药,田里的鱼常常与稻谷一起生长。人们薅秧苗里的杂草时,脚上还能踩到田里的小鱼。到了打秧禾沟放田里的水时,用畚箕接在放水的田缺口,鱼儿跟着水游出来,自投罗网,要接到许多的鱼来。冬天,冬水田里自然少不了鱼。人们没有其他重要事情,有的人就想到了把鱼打出来改善有限的生活。打渔人的左腰上挂着一个竹子编的笆篓。左手上拿着一个竹子编的圆形的罩子,罩子形似大锅盖,比家里煮饭的锅盖大,上下开着口,上面口子稍小,下面口子大,罩在地上也像一个大喇叭匍在了地上。右手拿着一根不长不短的细竹竿,竹竿的尖上又系着一个竹尖,在水上不断地划动。我问爸爸,打渔人为什么用竹竿在水面划来划去干什么呢?爸爸说,打渔人的细竹竿打渔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冬天到了,人们闲下来,万事万物开始休息,鱼在水里也不大动了,竹竿尖尖划过,划到了鱼,鱼一摆动,就被打渔佬看到了,跑不脱了。等到我走近了一看,果然是爸爸说的那样。打渔人将竹竿从左向右反复划动,竹竿划过时,如果看到有白点摆动,甚至鱼儿受惊跃出水面,赶快将罩子罩向鱼跃动的地方,手从罩子上面伸进水里,不断地摸来摸去,就将一条小鱼逮在手中,丢进腰上的笆篓里了。鱼一旦被发现,罩进罩子的范围,因罩子的底部伸进了水下的泥土中,再也不能成为漏网之鱼了,在打渔人面前,鱼只能束手就擒。爸爸和我走到田埂中间,停下来看打渔人打渔。等打渔人接近田埂了,爸爸摸出身上自己裹的叶子烟,对打渔人说,喂,来一根,你的鱼卖不卖?打渔人几步走到田埂边,接过爸爸的烟说,不卖不卖,今天还没有搞到着呢。这么冷的天,我的幺儿子吵着要吃鱼,要不这么冷的天,谁还想到水里弄鱼呀。爸爸为他把烟点燃,我看到他握烟的手不断抖动,站在水里的脚通红,好像整个身子都在轻轻抖动。爸爸倾过身子,打开打渔人腰上的笆篓看了看说,还真的没有搞到着,只有几条鱼。爸爸说买鱼时,我还想今天可以吃鱼了,这次跟着爸爸走路到婆婆家,还划得来呢。听到打渔人说不卖鱼,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也许是抽了爸爸递给他的烟吧,打渔人往田中间走时说,哥子(哥)不好意思哈,今天确实没有搞到着,如果打得有多的,我也愿意卖些你,我的幺儿子和你的儿子差不多大耶,都要长身体。后来多次到婆婆家,多次看到过那个打渔人,也多次看到过不同的打渔人。那时候,我没有想明白,同样是人,打渔的人站在冬天的水里,为什么就不冷。那个打渔人应该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了,但是他却走进了我的记忆中,也许走进了更多的人的记忆里。因为在那么冷的冬季,他要赤着脚站在冬水田里为儿子打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1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