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这首词,写客居他乡的悲苦之情,风格趋
蒋捷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此人大半生都在四处漂泊。少年时期中了南宋的进士,可是没过几年南宋灭亡,蒋捷没有找到归属感,蒋捷在气节上没有可挑剔的,国破家亡让蒋捷感觉像是无根的浮萍,终身隐居不出仕。蒋捷的词大多数是抒发怀念故土之情,表达山河破灭的沉痛。其词另辟蹊径,不主一家,兼有豪放和婉约的特点,非常有个性。《艺概》中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史达祖)较贞,视梦窗(吴文英)较清。刘文房(刘长卿)为五言长城,竹山其亦长短句之长欤!”蒋捷的词作,被古人认为是填词的法度和标准。虞美人·梳楼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词中大意,丝丝杨柳垂下,又飘着丝丝的细雨。春天就在这春雨弥漫之处。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好多次和云彩一同飞去,寻找送我回家的小船。上天可怜我游子家乡遥远,所以借一朵海棠花给我排遣。雨后的海棠更加娇艳,更靠近绿色的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色的帘幕,偏偏又遇到寒冷的晚风。上片前两句写景,一远一近,远远看到的是春雨散发的烟雾,近处是丝丝的杨柳和霏霏细雨,“丝丝”连续用了重复的两个,却并不感觉累赘,反而抓住了事物的特征,逼真的描绘了,春天新柳在春风中摇曳的样子,连绵的细雨和丝丝垂柳相互融合交织,极富有春天的韵味。杨柳在古诗中一般都是指代送别或者思乡。“楼儿忒小不藏愁”这一句,将抓不住的愁绪形象化。愁,无色无形,不可捉摸,这一句同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不可捉摸的愁苦变换成可感物质。“藏”意在说明愁在积蓄力量,愁太多了,终于藏不住了,便冲出了小楼,与云朵相会,找回家的小舟了,便是“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下片,开头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词人思乡急切的心理,“天怜”二字把思乡的愁苦表现的更加淋漓,上天虽然垂怜,可惜归舟还是无处可觅,只借了一朵花“借与花消遣”,自怜自悯,自我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这一句是写雨后的海棠娇艳异常,词人刚要卷帘赏花,却偏偏遇到寒冷晚风,以乐景写愁,运用反衬的手法,更加突出了思乡的愁苦。此时又迎来一阵寒冷的晚风,词人不耐寒冷,可谓是更加的凄冷,想到自身韶华不再,久居异乡,凄凉自怜之情汹涌而出。纵观全词,上片写景为主,勾勒出一幅迷蒙的雨中春景,渲染了伤春忧愁的氛围,下片开头揭示了主旨,点明了词人异乡漂泊的状态,表达词人归乡心切盼望。然后词人描绘了一幅色彩缤纷的雨后海棠图,从反面衬托词人的当下愁苦郁结之情。全词语言较为朴素,流畅自然,不见娇柔之情,却意境深邃,心绪凄迷,蕴含了深切的思乡愁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13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药,生于水中,可除湿气
- 下一篇文章: 虽是同根生,命运大不同从巨无霸平衡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