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5047853.html

???有一个悠闲宁静的池塘,生活着一只青蛙和一片浮萍。平日里浮萍静静的占着池塘一隅,青蛙时而游泳嬉戏,时而跳到浮萍上休憩发呆,一切和谐美好。一天,有一路人走过池塘,丢下了一灌化学液体,这种液体会使浮萍每天长一倍。50天后浮萍就能把整个池塘全部占满,不能青蛙留一点点生存的空间。对于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青蛙必须在池塘被浮萍占满一半时采取行动。而青蛙如果要阻止浮萍占满一半的池塘需要花10天的时间,那么青蛙来得及捍卫自己生存领域吗?

???这个故事从邱昭良博士写的《如何系统思考》中而来,原意是为了解释说明增强回路的概念。但对于上面这个故事的答案,我以数学计算的思路开始正儿八劲的思考,哇好难哦。放弃思索,直接看邱博士给出的答案,哈哈哈,原来我却进入了思维定式。这个题目理清逻辑,原来答案就在眼前。你知道答案是什么了吗?如果你也没有想通,没关系,我把故事说给身边的人听,他们也是一定的进入数学计算模式。有朋友给出了:原来浮萍有X,第10天有X,只能想到这里了的答复。

???事实上大家都没有做深入的系统思考,忽略了就在眼前的隐性条件,想想人的思维定式还真是挺可怕的,对于常见问题即进入固化思维,套公式找模板,使用很多死板的解决方案,而放过了就在手边的答案。系统思考中三个思考模式:动态思考、整体思考、深入思考。动态思考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告诉你遇到问题不能使用静态不变的固有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是多变的,事件是多变的,连接实体的元素也可能是多样的。动态思考中看到隐性回路。在这个故事问题中,隐性的条件已经其实嵌在题干里了,只是其它更多的杂乱元素让你忽略了它的存在。故事中有一句“化学液体”会让浮萍每天增长一倍大小,50天长满池塘。这就是一个指数式增长的典型方式。1-2,2-4,4-8,8-16。所以当49天的时候浮萍就长满二分之一的池塘,因为最后一天,浮萍又将增长自身的一倍大,正好填满整个池塘。你是不是也忽略了它的即定条件每日增长一倍呢?所以动态思考还要结合深入思考,想想原因分析完整了吗?还有遗漏因素吗?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前阵子去上了伍麒名老师的引导技术课,他在课上一直灌输一个理念,万事一定要问下Why?对此,我非常认可,在与客户聊需求时,在设计方案里,在选择课程里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客户提出的这个需求倒底是为了什么,他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方案设计你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基于什么理念基于什么背景去设计这个方案,万事都需有凭据,才能让人信服。这个Why是开启思考的钥匙,相信用好这把钥匙将有助于我更好的开展工作。

???回头再看这只青蛙,它最终还是难逃被挤出池塘的幸运。但如果它能在被污染的第一天就采取行动,是不是改变结果呢?因此我们是不是也从青蛙身上吸取到另一个教训呢?工作或生活中有变故时如果在第一时间就采取行动,那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亚马逊的蝴蝶扇动翅膀时,就把亚马逊平原隔离起来,把一切的后续影响都阻断,那么远在几万英里的飓风就不会发生了。有问题多溯源,比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要有效的多吧。如果青蛙有需要,相信善良的人们一定会早早就施予援手解救于它了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