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第一章奶奶文刘前程
《浮萍》 文/刘前程 第一章奶奶 (一) 一九八三年寒冬,韩家窑,位于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的北方一个小屯子。 这天清晨,西北风夹带着雪花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人们脸上,从屯子东面砖厂的大路上缓缓走来一行人,走到供销社门前,人们才看清楚,原来是一群送葬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小男孩,肩上扛着白色灵幡,宽大的白色孝服拖着地面,他的脸上透着这个年纪不应有的凄凉和无助,他就是我——乳名‘锁子’。拉着我的手领着我走的是我的老舅爷,外号‘小老葛’。棺材里躺着的是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奶奶——葛秀荣。 记忆中,奶奶很疼爱我,每到夏天,香瓜熟了的季节,奶奶总是把第一个熟透的香瓜给我,她是不吃的,然后她拿着一个爷爷用柳条编的小筐,装着十几个香瓜,领着我去砖厂卖瓜。正午的阳光暖暖的照着,我和奶奶蹲在砖厂大门旁的阴影里,谁都不喊,只是眼吧吧看着进出大门的工人,也许是禁不注香瓜的诱惑,亦或是看我们祖孙二人可怜,总有人掏出两三角钱,把香瓜买走。奶奶背着我,心满意足的攥着那几角钱,往家走,没等到家,我就在奶奶的背上睡着了。 奶奶烙的油饼和炒的土豆丝很好吃,以至于现在我家吃饭,有炒土豆丝这道菜,妻子就会给我倒一杯酒,微笑着戏虐我说“是不是又要回忆你小时候沈木匠在你家喝酒吃土豆丝的场景”。我端起酒杯傻傻地憨笑着。 那年秋天,庄家已经收割完,沈木匠来到我家…… (二) 那年秋天,庄稼已收割完,沈木匠来到我家,做窗户,过去的窗户是个大木头框,夹着四个长方形的窗栅,下面两个窗栅可以抽出来,靠墙放在炕上,上面两个窗栅有木合页,可以折叠挂起来,这样的窗户便于夏天通风,更是淘小子们进出屋的方便之处。 木匠活很少,没用两天就干完了,完工的那天下午,奶奶炒了土豆丝,烙的油饼,又煎了盘鸡蛋招待沈木匠。 爷爷在炕桌上陪沈木匠喝酒,我也坐在了桌尾,那时家里来客人,妇女和小孩是不许上桌的。 “吱…”地一声,沈木匠端起酒盅喝了一口酒,拿起筷子夹起几根土豆丝慢慢地放在嘴里,吃了起来,爷爷是不喝酒的,干坐着陪着他,酒喝到微醺时,他对爷爷说:“大姐夫,等到冬天,咱俩粘糖葫芦卖,选颜色好的山楂,不要太大的,不合适,也不要太小的,不好看。熬糖稀的火候要不大不小,串好的山楂放在糖稀里滚一下,拿出来放在面板上凉着,糖凝固后,装在筐里,用绳子把筐吊在井中,第天卖时再拿出来,咬一口,嘎嘣脆,又酸又甜……”我手里拿着奶奶的烙饼,目瞪口呆地听着沈木匠讲着糖葫芦,不知不觉间口水流了下来,长大以后,吃过许多各式各样的糖葫芦,都没有沈木匠的糖葫芦酸甜可口,把奶奶的烙饼比了下去。 奶奶家在韩家窑屯子的前街,紧邻排水渠,房子不大,两间土房,但园子却很大,到了夏天,满园的绿色蔬菜,瓜果飘香。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一园子的瓜果蔬菜是老少一家人大半年的指望,有时早晨,奶奶领着我来到园子里,用蓖麻叶子上的露水洗脸。 那时五、六岁的我,白天跟一帮孩子疯淘,到了晚上,总是缠着奶奶讲故事,奶奶的故事很多,我总是在奶奶的故事中甜甜睡去。 那时我还没上学,但总期待韩家窑学校中午放学的时刻,因为大姑家二姐、大伟哥、二伟哥会来,我早早的去路口迎他们,远远看见他们的身影,我会跑上前,不是希望他们陪我玩,而是期待他们的…… (三) 我会跑上前,不是希望他们陪我玩,而是期待他们的自行车,跑到他们面前,一把夺过自行车,飞速的推跑起来,那个年代,小孩学骑自行车都是从‘掏裆’开始,当时的自行车都是带三角架的‘二八’式自行车。右腿从三角架中伸过来,右脚踏在右边的脚登板上,左脚在地上猛登几下,然后左脚踏在左边的脚登板上,快速地骑起来,一个中午下来,膝盖上准添两个新伤疤,自行车也摔掉链子几回,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所有的玩具都带保护措施,我们那代人连学个自行车都是摔出来的,现在孩子缺少的正是那样的摔打…… 奶奶家后两趟街,住着一个全屯子小孩都害怕的人物――盐豆子,盐豆子不是本地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落在这偏远的小屯子,很穷,经常吃用盐水泡的黄豆,所以人们给他起外号叫盐豆子,盐豆子不会干庄稼活,于是拿起了杀猪刀,以给别人家杀猪为生,他们夫妇二人没孩子,特别喜欢小孩子,但是由于他的职业,所有的孩子都怕他,看见他都远远的逃避,就是他给糖都不敢要。有一回,盐豆子偷偷地把隔壁徐占良家的二姑娘抱回家,又惊慌失措地送回去。 记得有一回,我和二姑家的小四正在房后的大道上玩‘射老头’,就是用沙土把一根玉米棒埋立起来,两边放上高粮杆,离远用一根长长的柳条射上去,如果射倒玉米棒,就赢得了两边的高粮杆,如果只射到一边高粮杆,就赢得那一边高粮杆。 那时,二姑卖冰棍,每天骑自行车从江桥到伍塔其去卖,小四就经常在我奶奶家,也就是他的姥姥家,二姑每到下午卖完冰棍,就会路过奶奶家,总是留两个冰棍,我和小四一人一根,她却进屋大口大口的喝着凉水。 我和小四玩的正在兴头上,突然看见盐豆子远远的走来,吓的我俩扔下柳条,往院子里跑,一边跑还一边骂着盐豆子,跑进屋,爷爷正在炕头喝茶,奶奶在炕梢做针线活,这时候盐豆子追进院,隔着窗户粗声大气的对爷爷说“你看,你孙子骂我”。 (四) 这时候盐豆子追进院,隔着窗户粗声大气地对爷爷说“你看,你孙子骂我”爷爷急忙迎了出去,小四躲在奶奶身后,我从窗户跳了出去,藏在茄子地里。盐豆子进屋并没有说什么,我们那时毕竟是四、五岁小孩,爷爷陪盐豆子喝了几杯茶,唠了一会庄家嗑,他就走了。 在韩家窑前街住没有两年,爷爷谋得一个在公社马号喂马的职业。我们从前街又搬到韩家窑后街,韩家窑公社的家属房。三间土房,分东西屋。那时我已上小学一年级。记得搬家那天,奶奶包的饺子,我端着一碗饺子站在马车上,高兴的大喊大叫。 那年冬天,奶奶在做饭时摔倒了,再也没有站起来,瘫痪在炕上。我只好到江桥四姑家上学。 第二年暑假,我回奶奶家,照顾奶奶,为她端屎端尿。我在屋里时,她从来不喊疼,有一天我假装出门,又偷偷的回来,从门缝里看她,她一边用手捶着腿,一边大喊着疼。然后她前伸起腰,拿起窗台上的一瓶酒,大口的喝了两口,以缓解疼痛。 我十三岁那年冬天,奶奶病重,那是半夜十点多,二舅爷家的葛金大叔赶着马车来四姑家接我,马车上拉着为奶奶准备的棺材,我坐在车后,并没有害怕,只是茫然的望着头顶上那冷冷的月光。 到奶奶家,爷爷把我抱到奶奶跟前,奶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好好学习,听爷爷的话……”满屋人都流着泪,低下了头…… 奶奶出生一个贫寒家庭,一生共孕育六个子女,五个女儿,也就是我的五个姑姑,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三女儿,从小送给了我的寡妇八奶。儿子又英年早逝。小女儿远嫁到图里河。 奶奶的一生命很苦,没享过福,遭了许多罪。 奶奶, 你走了。 奶奶, 天堂里,你的腿还疼吗? 奶奶, 天堂里,记得一定要幸福哟。 奶奶, 你走后,这个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家,彻底散架了。 奶奶, 你走后,也开始了我浮萍似的飘零生活, 奶奶, ……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作者简介:刘前程,年出生,籍贯黑龙江,高中毕业,年轻时经商,现在是自由人。 往期回放: 端午遇见父亲文/刘前程 约稿事项说明:星月文园是展示个人才智的一个文学平台,致力于服务业余文学爱好者和写作新手,以务实、诚挚、严谨的态度做好平台事务,平台将利用空闲时间为业余文学爱好者发布原创精短诗歌、散文、小说等,作者获得的赞赏归作者所有。所投平台文稿要有正能量,禁止剽窃他人的作品,文责后果自负。 特别提醒:为避免浪费编辑时间,切勿一稿多投。投稿五天内未采用方可自行处理。 投稿邮箱: qq.云南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jz/2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揪心接连3起,太湖惊现浮尸张家港男
- 下一篇文章: 小男孩试卷只得10分,爸妈的这个反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