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立洲浅谈公文语言的借鉴与创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浅谈公文语言的借鉴与创造 文/房立洲 教育界有句名言:要教给学生半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这里的“半杯水”和“一桶水”,是少与多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意思是老师只有做好了“一桶水”的储藏,才能有高质量的“半杯水”输出。 其实,公文语言的运用和积累也是如此。写作者的笔下要有一泓汩汩的语言清泉,就必须学会兼收并蓄,在语言的学习上一定要“尊古不贱今,喜旧不厌新”,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视野,古代的、现代的、典雅的、通俗的、时髦的、传统的,统统可学;文学语体、科技语体、口头语体,句句可读。我们要本着广而专、专而精、精而美的语言学习宗旨,潜心研究各类语言的技法,以丰富自己公文语言的表达,写出“不一样”“独一个”来。 一、借鉴文学语言的丰富性,有助于提高公文语言的创造性。文学语言形象生动,描写、抒情、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常让人余香满口,玩味不已。例如: ……赵大伯是个能干人。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例1”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的两段话。文章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乡野生活。语言清新如洗,人物纯朴如现,节奏简洁明快。比如“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一连串的短句,调子舒缓,轻松惬意,令人如耳聆泉音;再如“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软软的,滑溜溜的”“青浮萍,紫浮萍”等,无一字有雕琢之痕,这样的节奏感、音韵美,简直是“大道至简,浑然天成”,令人读来美不胜收,如临其境。此处真“无一字不美,无一词不耐咀嚼,也无一句不可学”也,比如用词的“淡”、节奏的“齐”、语句的“匀”、音韵的“美”等,能学到上述的语言精髓,公文语言运用,还有何难? 二、借鉴民间语言的活泼性,有助于提高公文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源头在民间。群众语言是一切语言的“滔滔江海”。公文的语言要多接地气,善于从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智慧,才能用群众的语言反映群众的事,写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文章。群众语言的最大特色是轻松、幽默、随意、通俗、易懂、经验性强。如“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众人拾柴火焰高”“兔子不吃窝边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走一步看一步”“跨一步,带一把”“抬头看路、埋头拉车”,这类“警策”特点明显的俗语,还有“回笼、挂钩、急刹车、踢皮球、耳边风、小金库、敲竹杠、一刀切、定心丸、解剖麻雀、两条腿走路、红眼病、常见病、会诊、短平快、小儿科、保护伞、钉子户”等,浅显易懂又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生活味很浓。 三、借鉴学术语言的严谨性,有助于提高公文语言的缜密性。时下的不少学术文章,因过于追新逐异、玩弄高深,给人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但这并不能全盘否定学术研究的生动局面。有些学术文章的语言创造力很强,思维严谨,用语精到,思想深刻,给人很深刻的启迪,值得在公文语言实践中好好学习,参照借鉴。例如: 现今人们开始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jz/4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技术交流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氮磷
- 下一篇文章: 7月上旬,三伏天虾蟹养殖户做好这三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