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知而后行在虚无中寻找意义
《圆圈正义》读书杂感(写完后,发现果然好杂……) “义理不明,如何履践?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朱熹 人们是根据观念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些既定的先存观念,也即对人生的基本看法。虽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观念,但是每一个人一定是按照特定的观念来安排自己的人生的。 罗翔老师的这句话,我原来深信不疑,但是近来所见却有所怀疑:如果观念是超于普通生活之上的崇高的那种东西,人们未必都有,须知大部分人如我都不过是庸碌度日;如果观念是生活的琐碎低俗,那么对利益地追逐,手段和目的地混淆,也常常让人如浮萍随波逐流,哪里有什么自我观念。 或许罗老师更强调人的理性。因为理性而非智慧让人重视、思考、践行自己的观念。所以他说:人类一直都是观念的产物。一种崇高的观念可以将人类高举,一种卑下的观念则会降低人的尊严。但有时候想人,或者说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真有理性存在吗?当我们忙碌于现实,摇摆于不同话语之间,休憩于各路“神仙”编织的梦和幻中,真有思考自己,培养理性的空间吗? 然而人确实应该追寻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或者说反思自己的观念是什么?不如此,我们就无法让自己确实地感觉到生活的扎实,永远在漂浮中虚无。就如同,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仅仅只是纯粹的劳动付出,我们就无法找到继续做下去的意义,会产生怀疑和痛苦。 于是,我们要知而后行。知而后行,已经把观念揭示的真理本身外在于人类,等于说观念是人类所发现的,而非人类所发明的。虽然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一切观念都是人所创造的,因为人的有限和不足,所以人创造了无限和自由的概念”,但如果一切崇高的观念都是人类的自我欺骗,那么人也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目的,没有意义,一切都是虚空。所以,我们无论是知而后行,还是行的过程中寻找知,都无法避免我们对观念的追逐。 然而我们知道一点:懂得那么多人生道理,却不一定过好这一生。 须知: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 如陈嘉映先生所举例子:生离死别这话,小学生当做一个成语学来,朗朗念得起劲,直到他长大,恋人离他而去,直到亲人离去,他才深有感悟深有体会地知道,先前的知与后来的知,不在一个知是对的一个知是错的,而在知得深度不同。 知得不真切,让人无法切身去行。更何况,因为自身意志力,我们或怯懦或软弱或无能,我们不敢不能不愿去做。这又让人有时候陷入于知与行的困惑和矛盾中纠结痛苦。 但是无论能否行,人总要有一种认识:在行的实践中,在知的探求中,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理解,让自己不局限于浅俗的理解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这就回到了在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自己本性这个问题中来。如何在盘根错节的社会活动中看清自己,如何在日常的琐屑中慢慢靠近那个真正的自己,如何在阅读思考中祛除浅陋追寻真正的自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12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赚钱能力强的人,外表平凡,身上这2个特征
- 下一篇文章: 诗魔白居易十首经典古诗词,值得背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