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较农村和小城市,大城市有更好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娱乐资源,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缘,所以很多人在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抉择中,总偏向了前者。

越来越多人涌进大城市,想要在这一片“乐土”上找到自己的归宿。却又在百番挣扎中,发现这只是一个妄想。冲不上去,又不甘退回,很多人干脆就停了下来,率性生活。

在深圳叛逃的“三和大神”,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三和大神”这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NHK电视台年拍摄制作的一档名为《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薪百元的年轻人们》的纪录片里。

他们原本是怀揣着赚钱致富梦想来到深圳的新一代农民工,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碎了梦想,于是开始游荡在三和人力市场里,凭借打零工赚取日结工资,干一天玩三天,不再为未来忧愁。

艰难打工生活

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40年里,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40年间,深圳人口、财富和面积分别出现了将近42倍、倍和6倍的增强。

从原本31万多人的边陲小镇到人口超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从原本1.96亿GDP的小渔村到2.69亿GDP的经济重镇,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一直在不断创造着奇迹。而这个奇迹,除了深圳本身享有的国家政策支持和地形优势外,还有人的力量在起作用。

20世纪80年代,深圳迎来第一批投资内地的港商,以及第一批到深圳谋生的农民工。后者放弃原本老家的生活,赶着时代的浪潮,到这一个即将迎来急速发展的新城市谋生。而他们的孩子大多都被留在了老家的农村,交由老人照顾,又或者是独自一人长大。

这个时期的他们,站着了政策的风口,凭借努力和毅力,可以很轻松地在深圳站稳脚步。但等到他们的孩子长大,也来到深圳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情况早已大不相同。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本身在性格上就更可能存在缺失自信的情况。同时,他们虽然具有更为独立的优势,却往往倾向封闭自我,缺乏对外界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的能力。

所以等到他们长大后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会被一一暴露出来。

同时,由于原本他们生活的地方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上都比较薄弱,所以很多人都很难通过报考深圳学校的方式,来到深圳发展。而往往都是通过辍学打工的方式,来到深圳父母的身边。

贫困的家境,让他们打工赚钱的念头更迫切,也让他们更没有退路。所以,这些年轻人初到深圳的时候,一开始也都是满怀期待和热情的。他们坚信,只要和当初父母一样努力工作,就能赚到钱,就能在深圳站稳脚步。

然而,深圳物价、房价的增长,要远远快过工资增长的速度。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拿着与父母当时相差不大的工资,却又要支出远超当年数十倍的消费,更难存下钱来。

这让他们一直有着浮萍一样的心态,很难在这样的大城市里找到归属感。但同时,他们又很难有能力改变这样艰难的现状。

本身的低学历和低能力,让他们难以争取高薪的工作,只能一直坚持对知识水平要求不高、难度不大的工作,甚至是体力工作。

然而,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更是难以为继。内心的斗志也在这样的挣扎中很快被熄灭。

不愿回老家发展

因为出身偏远农村,在来到大城市发展之后,他们更珍惜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光。这里承载着他们父母的过去,也好似能够开启他们的未来。这样可以争取的心态,让他们不甘愿轻易就放弃。

同时,尽管在大城市发展受限,但他们在节假日回到偏远老家时,这段经历往往会成为他们的谈资,使他们得到别人的羡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安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自豪感。

所以,更多人因为虚荣心的缘故,并不愿意接受“自己是被大城市淘汰的人”的设定。他们宁愿留在大城市挣扎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封闭落后的小地方。

“三和大神”往往就是这样一种冲不上去、又退不下来的新一代农民工。

三和大神的工作与生活

深圳制造业的支柱,是来自于各地来打工的年轻人。每年,深圳都有近百万青年持续流入。他们辗转于各大工厂,拿着三四千元的工资,过着每年12小时、两班倒的生活。却没能贫困的现状,也失去了原本生活的悠闲。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批年轻人“叛逃了”。他们有的剪碎了自己的身份证,不再与老家的家人联系,成为了在深圳“流浪”的另一个群体。

他们也开创了另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就是“工作一天,玩三天”的肆意模式,不再忧愁当下,也不再思考未来。

每天,这些人都会早早来到位于三和的人才市场,在这里专门寻找可以日结薪资的工作。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就会坐着工厂提供的破旧面包车,来到龙华区的各家工厂、物流仓库等场所干活。再在夜晚拿走自己当天的工资,回到三和过自己“平静的生活”。

与深圳其他地区高昂的房价不同,三和当地有专门针对农民工提供的廉价旅店。尽管卫生条件很差,但好在价格便宜,对于这些三和青年来说,足够落脚。

有的时候,三和青年也会到附近的网吧度过他们的夜晚。这里可以说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在网吧里,他们同时享有了娱乐和休息两项服务。一小时一元的网费,一晚五元的过夜费,以及便宜的泡面,足够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

无论是做完日结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三和青年们都会第一时间赶来网吧,在这里玩网游、看直播、看电影,通过一系列活动放松自我,甚至是麻痹自我。

唯有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他们才能暂时忘却现实的一切。所以,网吧也就成为了整个三和市场周边最热闹的地方。但是,这样牺牲质量的放纵的生活方式,自然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有的时候甚至有人因为整天整夜玩游戏,猝死在网吧里。但三和青年们却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甚至会集体站立在一边,为这一位“友人”送行。

现实的残酷,早早让他们种下了“佛系”的因子。吃便宜的面、水,抽“红双喜”散烟,睡一晚15元的廉价床,就已经足够让他们满足。

这些被称为“三和大神”的人,本质就是一群真正睡下来的年轻人。他们不再纠结于现在与未来,只想谋求一时的轻松与快乐。所以他们不愿意再做长期工,只做可以日结工资的临时工。

不到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绝不出去找工作。做完日结工作后,他们又会拿这些钱去玩两三天的时间,日子就这么单调、重复地过了下去。

小结: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大城市的诱惑很大,但它的“通关”难度也很大。怀揣梦想来到大城市的人,很快就会在这里被现实磨灭掉大部分的斗志。

而有的人选择继续挣扎,有的人选择躺下。“三和大神”就是后者。他们冲不上去,也不肯退下,就干脆在深圳原地停留,不再考虑未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1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