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萧瑟的秋风吹动着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童年时捉蟋蟀的情景在诗人笔下既是温馨的回忆,又是此时思乡的惆怅……赵红云作品红娃系列之《放牛》宋.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应该是古代儿童重要的事情,牧童也成为古代儿童最常见的形象。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他们吹笛,有一声没一声的吹着,把牛背当舞台,把牛当听众,而且是信口吹,不是为了考级。赵红云作品红娃系列之《放纸鸢》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里,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赵红云,字云尚,号如怡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美协会员,淄博市美协理事,淄川美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烟台弘一斋美术馆特聘画家。后记:编辑完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耳熟能详的描写儿童的诗词就像天街的小雨,润润如酥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清代袁枚的《所见》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地唱着的歌,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怕惊动它而停止唱歌。“闭口捕蝉”的场景描写得很传神,表现出儿童的率直和本真,让人回味无穷。滚滚红尘里的你我依然对这些童趣的诗词朗朗上口,也许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表明我们的“未泯童心”吧。庚子秋日小乔出家了于弘一斋美术馆《弘一斋美术馆》编辑—小乔出家了—Mobil:E-mail: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tx/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