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中医法宝
唐代皮日休这样描写蚊子:“隐隐聚若雷,曙肤不知足。”蚊子“隐隐”而响,聚拢来就像雷声一样,贪婪叮人皮肤。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更容易受到蚊子的叮咬。你中招了吗?解决蚊虫叮咬,中医自古有妙法: 1.火绳 用艾草、蒿草等草木编成绳状,晚上睡觉时点燃,用其香气驱赶蚊虫,这就是蚊香的最初形态。宋代陆游有诗《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云:“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描写的就是熏艾驱蚊的情景。 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使用火绳驱蚊蝇有诸多好处:经济实惠、环保、方便。上午打好的火绳,太阳底下晒一晒,晚上就能用。所以早年间的盛夏时节,日落而息的人家都用火绳驱散蚊蝇,在郊区更是多见。 2.香囊 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宋代文人吕原明撰写的《岁时杂记》中载有“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通常是一类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比如苍术、川芎、菖蒲、山奈、藿香、薄荷、荆芥、白芷、佩兰、辛夷等,这类药都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不同的药方其预防疾病、祛除蚊虫的功效各有不同。 驱蚊方:艾叶、丁香、石菖蒲、苏叶、藿香、白芷、金银花、薄荷各等分,制成香囊随身佩戴,或悬挂于车内、室内。药效挥发后需更换药材。 3.《是斋医方》 香附子一斤,苍术半斤,雄黄(别研)、樟脑(别研)各半两,右为细末,入雄黄、樟脑和匀,重罗过,打作香印爇之。恐樟脑湿难打,临用时略焙令燥。 香印:给香料造型和印字的模具。唐代时见于记载。多用香印把香作成字形,如阿弥陀种子字之形,然后设坛焚香参行佛法。 宋洪刍《香谱.香篆》记载:“镂木以为之范,香尘为篆文。”、“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4.《普济方》 去蚊虫 上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 又法 五月五日取浮萍草晒干。及三月收苦楝花、夜明砂合捣为末。作香印烧。蚊子尽去。 浮萍散 以浮萍、羌活捣为末。加苍术、白胶香。亦得。如香焚之。 又方治蚊虫 浮萍、厚朴、羌活、芎(各等分)上为末。作香篆烧。其蚊远去。 驱蚊诗三首: 夜明砂与海金砂,二味和同苦楝花。每到黄昏烧一捻,蚊虫飞去别人家。 木鳖葇香分两停,雄黄少许也须秤。每到黄昏烧一炷,安床高枕至天明。 萍朴楝活芎,天仙术最雄。捣罗如香爇,一梦见周公。 不仅有方药、剂量、用法,每首诗的最后还提及驱蚊效果。 浮萍烧烟是较为常用的驱蚊之法,《本草纲目》、《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求真》、《本草撮要》等典籍均记载了单味浮萍燃烧驱蚊。宋《格物粗谈》也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13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药,生于水中,可除湿气
- 下一篇文章: 蚂蚁庄园教育金鱼喂食不能喂太多是真的吗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