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高鹗先生续作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现在也有人认为,后四十回并未高鹗所作,而是无名氏),历来都引起无数红迷的褒贬不一,其中贬义是主流。尤其是宝玉在出家之前,中了第七名举人这一情节,更是被很多读者,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那么,宝玉中举,究竟是高鹗先生的“画蛇添足”,还是作者的原意呢?其实,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有三大铁证,力证贾宝玉在后文,确实中了科举。第一,李贵所言“呦呦鹿鸣,荷叶浮萍”。这是在第九回,贾宝玉准备进贾家家学,正式读书的时候,贾政把跟宝玉的人叫进来问话时,李贵吓得跪在地上,磕头有声的回道:“哥儿已念道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一部《诗经》,三百多首诗,为什么作者偏偏要把这一首出自《小雅》的《鹿鸣》,拿出来说事?因为这首诗,原本是周王宴请群臣时,所用的一首乐诗。及至唐宋,科举考试后举行的宴会上,也歌唱《鹿鸣》之章,称为“鹿鸣宴”。“鹿鸣之喜”,后来被认为是科举得中之喜。第二,黛玉的“蟾宫折桂”。当宝玉上学之前,去向黛玉辞行的时候,黛玉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了。”蟾宫折桂,出自《晋书·郤诜传》,晋武帝问郤诜:“你的才华怎么样?”这位仁兄毫不客气的道:“我的才华天下第一,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树,昆仑山上的一块美玉。”唐代以后,用“蟾宫折桂”来形容科举得中。第三,贾宝玉孝敬给贾母和王夫人的桂花。第三十七回,怡红院的几个丫头,在一起一边做针线,一边八卦主子的趣事。秋纹就提起来,当日园中桂花盛开,贾宝玉折了两枝,本来要自己插瓶的,后来想起来是园中新开的桂花。就巴巴的把一对联珠瓶找了出来,亲自灌水,插好了,拿一瓶进给贾母,另一瓶给了王夫人。两瓶桂花,让贾母和王夫人都喜出望外。贾母立刻命人给自己平时看不顺眼的秋纹(她跟着宝玉送花来的)几百钱;王夫人立刻把准备给袭人的衣裳,赏了几件给秋纹。两瓶花而已,这两位贵妇人为何这么高兴?因为这是桂花,因为这是贾宝玉“折桂”。虽然贾母和王夫人,平时都不太约束贾宝玉读书,但是她们谁不希望贾宝玉能光宗耀祖?这两瓶花,就是贾宝玉“折桂”的好征兆。《红楼梦》中历来都有惯用谶语,来暗示后文情节的写作习惯。而这三大铁证,就是贾宝玉后来中了科举的重要证据。所以,高鹗先生续书中的宝玉中举,倒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契合了作者的原意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yy/1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