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下婵娟《全唐诗》卷,首诗收录其中,浩如烟海的名篇,传承千古为后世之人吟咏诵读。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因为一首与爱人分别的情诗,与人并列其中,让千秋万代的人们,知道他的名字,知晓他和她的故事。连生卒年也是不详的,与他简洁的名字一样留在史册上的只是一句“元和间秀才”。他叫崔郊,年少清贫,无奈寄居姑母家中,用心攻读的时候结识姑母的婢女。史册吝啬于向我们描述那是一个怎样的开端,他与她相识,相爱,将深挚热烈的感情隐藏在云淡风轻的表面。他是府中的贵客,书香门第,立志功名,她是主人的婢女,身如浮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注定是一桩无法顺遂的爱情。年月更迭,春天的花凋谢在后山,夏天的风送走蝉鸣,秋天的月照尘世两端,冬天的雪落在窗前的梅花上面。她越发清新秀丽,歌喉婉转,舞姿娉婷,成长为这小城的一道风景。他将对她的渴望深埋在心中,想唯有在功成名就之后才能对姑母道出。他要正大光明地迎娶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是要与她朝朝暮暮的,他这样想,挥手作别了她,北上长安,希望用这短暂的分离换来两人的一世相守。一无所知的姑母将婢女卖给了高官于頔,40万钱的重金足够主人周转,一解燃眉之急。她满心的期望与深爱零落碎尽,她只是一个婢女,如同货物,辗转东西从来不由自己决定。崔郊回到了汉上,姑母的家里已经没有了她。“一个婢女,卖在了显贵之家,你这般惦记她做什么呢。”他没有40万钱,没有与显贵于大人抗衡的权利,他只是一个穷秀才,记着她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她的鬓影,她的娥眉,她隐于花荫后的春衫,她说爱他时怯怯伸出的雪白柔荑。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何患无妻。她已经是别人的花朵,最理智应当挥剑斩情丝。他熟读诗书,满腹经纶,别人劝慰的道理他都懂,可如果那人是她。日夜悬心,辗转反侧,他的生命太过执拗,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他日日徘徊在于府门前,只想见她一面。那天是寒食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绿杨烟外晓寒轻,翦翦轻寒里,他见到了她。千言万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的爱深沉,无言,像秋山的落叶一样重。他该埋怨谁呢?“埋怨你轻巧温柔执烛而来点亮我孤妄的青春,埋怨你临水照花风姿动人倾尽人心,埋怨你爱过我又离开我这无能为力的结局,埋怨这天地一见倾心一往情深却最终要分离的命运。”这一次相见,也许就是最后一次相见。崔郊掏出纸笔,将他无限的深情,无限的遗憾,无限的爱意逐字道出。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一想起我们终将陌路,我不在是你的什么人,便忍不住鼻酸。百感交集,从前的两心相许,今后的俩俩相忘,我也痛恨自己。”他们就这样分离。同是过路,同做过梦,本应是一对。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这一生,将再也不会有再见和欢喜。这故事峰回路转地叫人心惊。有嫉妒崔郊才华的人将这首《赠去婢》的诗拿给了那个显贵于頔。他肯定会斥责崔郊,为了这个女人,崔郊也肯定会身败名裂。崔郊被召见来到于府,他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着他和她的将是什么。那个高官却携着诗文下堂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可是先生所做?“区区40万钱怎么能和先生的诗文相比较。”“先生既然有意此女,为何不早将实情告诉我。”于大人大手一挥,他不缺少美丽的女人,这美丽的诗文却生平难见。他予崔郊和那婢女团圆,甚至添上一副嫁妆。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两个人皮囊美丽,灵魂更是有趣,他乐得成人之美。崔郊只觉这一生都将在没有她的凄凉中孤独度过,不承想命运的手翻云覆雨,又将她完完整整送到他面前来。如在梦中。他与她终成眷属。唐诗卷,他再没有留下别的文字。隔着一千多年的光阴,他微微的笑,隐于尘埃。这一生,我没有才思,有的仅是情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1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