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磐石是不会起起伏伏的,摇动不定的是你们心中的大海”,何解?这是我在读《罗马书》第八章,还有《以弗所书》第一章末尾时所感受到的,它是什么意思呢?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们的正确处事态度应该是谦虚谨慎,这是没什么疑义的,然而,有人却认为,这是胆怯和不自信的表现。实际上,二者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知识的极大丰富而变得小心翼翼,并非是不自信,恰恰相反,而是意识到了自己所知有限,卖弄学识反而显得很无知,所以才谨慎发言行事,这不是为了避免出错,而是本身的底蕴带来的自然反应。而因为胆怯表现出的谦虚则恰恰证明了他本身所知甚少,怕因为张扬的表现而遭到揭穿和耻笑。打个比方,知识相当于立于大海中的礁石,不管水波如何起伏,它只是稳稳地立在那里,如果人以它为根基,便是踏实的,不管波浪多汹涌,都动摇不了他。如果心中所有都如浮萍一般,无根基可言,便只能随着风浪飘荡,浮于表面,直到在不知不觉间腐烂变质,成为无用的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它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懂得该如何珍惜我们现有的一切,相应地,它使我们拥有了与自己的生命更匹配的身份认证。最后,它会带我们进入这样一个境界:面对敌人时,可以昂首挺胸,不卑不亢,面对同伴时,态度谦卑,处事温和,不以过人之处自傲,不以势压人。那么,这其中的细节是怎样的呢?如果把人比作羊,世界是个羊圈,从门进去的,才是牧羊人,羊未必认得他的长相,却认得他的声音,牧羊人呼唤着自己羊的名字,于是羊就跟着他,如果是陌生人,羊不仅不会听他的呼唤,反而还会逃跑。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许多时候,我们对看到和听到的,都不以为然,但是,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心里会突然有另外一个声音跟自己说话。虽然不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但它却直刺我们的内心深处,原来模糊不清的东西,瞬间变得清晰无比,而且恰恰是我们一直隐藏很久,连自己都几乎忘掉的,极可能影响自己今后人生发展的。这种经历就像是听到了一个故事,读到一本书,遇上一位无关的人并与其交谈,却从中得到了好像专门针对我们自己说的道理一样。这道理是如此的打动人心,以至于我们想立刻改变现有的生活,依照这新得到的感悟,重新规划剩下的人生。看起来是偶然的机缘,但其实你结合文章开头的话来理解,就会明白这世上根本没什么“灵光一闪”。你选择了做海中的磐石,经历无数风雨和波浪的锤打,这势必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当你乐在其中,并不以此为苦的时候,却在不知不觉间变得与众不同,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回报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是水到渠成,不是幸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l/1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