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中药
大家好,我是沐沐~今天和大家一起复习中药,主要是教大家一些小口诀,运用联想的方法高效地记诵中药的功效。 主要参考的是《中药功效“快快”记忆法(第三版)》这本“小红书”,加上沐沐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轻松快速地牢记中药! 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啦!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第一组 麻黄、香薷、浮萍 01麻黄药性: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口诀:麻黄发喘水 用法用量:煎服,2~10克。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者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02香薷药性: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口诀:香薷发湿水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需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服。 03浮萍药性:辛、寒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口诀:浮萍发疹水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者不宜使用 第二组 紫苏叶、桂枝 01紫苏叶药性:辛、温 归肺、脾经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可解鱼蟹毒) 口诀:支书表,三星盒(紫苏表散行和)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不宜久煎 02桂枝药性: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口诀:桂枝发汗解肌 发——发汗解肌 汗——韩文铜镜卖(刻着韩文的铜镜卖了——温经通脉) 解——姐住养花七(姐姐住在养花街七号——助阳化气) 肌——几瓶葱姜泥(几瓶葱姜捣成的泥——平冲降逆) 第三组 生姜、葱白 01生姜药性: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动作:喝四口水(想象你喝的是生姜汤) 1.喝第一口,想象全身发热出汗,同时说“解表散寒”; 2.喝第二口,想象热汤到了胃里(中焦),胃里热乎乎的感觉,同时说“温中止呕”; 3.喝第三口,想象热气到了胃里又掉头向上到肺部,肺部热乎乎的感觉,同时说“化痰止咳”; 4.喝第四口,想象吃的鱼遇到姜汤就溶化了,同时说“解鱼蟹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02葱白药性:辛、温 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动作:剥葱(或想象你在剥葱) 1、剥第一层葱皮,想象:去了皮葱里面的汗和寒就能发散出来,同时说:“葱白发汗解表散寒”; 2、剥第二层葱皮,想象:葱里面有热气(阳气)出来,同时说:“通阳”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第四组 荆芥、防风 01荆芥药性:辛、微温 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口诀:荆芥表,缝针疮(荆芥表风疹疮)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不宜久煎 03防风药性: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口诀:防风取表拾铜镜(防风祛表湿痛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注意: 1.本方法中的“散”只表示“散寒”,其他带“散”字如“散瘀”“散结”等都不单用“散”字代表,如紫苏叶 2.本方法中“祛风”:一律简化为“祛”,不用“风”,以与“祛风湿”“息风”等区别 收听、下载完整音频的方法: 1.在网易云音乐或者喜马拉雅FM上,搜索“沐沐小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日自然博物馆中的草药
- 下一篇文章: 高大上丨中药故事也可以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