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士兵突击》中,草原五班有个混子叫李梦,他说出了部队的日常,当兵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而这种平淡和漫长是会逐渐消耗人的斗志、毅力、理想,甚至能力。没有任何人抵得过这样的平淡和漫长。如果不是特别的信念,很有可能会成为水中浮萍,风中树木,行尸走肉的。

这种平淡和漫长源自于:

首先是极为规律,计划性强,精确到分。起床、洗漱、打扫卫生、操课、午休、体能训练、点名、政治教育等等,一些列活动,基本上上周天下周一一周的活动基本上都会安排到位,并且一年四季基本都会是轮流播放。

再者是管理严格,执行性强,标准到位。都说当兵的有强迫症,我觉得正常,检查卫生的标准是用白手套抹,玻璃一般都是用报纸擦,马路一般都是用水冲等等,这样的工作标准,都是日常的点滴,严格的标准肯定需要严格的管理相匹配,比如说每天点名讲评,通报处分等等,及时反馈,整改落实等等,都是在严格管理中保证执行,保证标准。

最后是需要坚持,枯燥伴随,重复简单。我想当过兵的,不管是军校还是基层还是机关,拔草、捡树叶、刷马路、扫地等等,都是贯穿在每一天之中的,因为干净整洁是形象,但是大部门时间都是干这事,我想很多是想不通的,或者说是非常抵触的,但这就是部队生活,也躲避不掉。所以才有开头李梦说的那句话。

事物都是两面的,上面的种种,都是在约束、管理、重复,但是这些干完,有没有得到收获呢,我想还是有的,如果你是浮萍,这种收获是甚微的,或者基本没有。人的成熟不在于知道生活的艰辛和苟且,而是在知道以后还能乐观的面对和积极的生活。部队也是一样的,在上面这些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阳光的面对,我想结果不会差。

凡做事必有所得,我想只要在部队有点想法这些事在你潜移默化中就会有的。

一是办成事的毅力,特别适合于创业,因为这之间充满的艰辛和不易,需要的是那种“气”,在部队我想多半是会有的。

二是一个好的身体,体能训练在日常,肌肉养成也在日常,不想,不会在部队环境中,毕竟比较少。

三是人情世故。其实不管是院校和基层,说白了跟人打交道是必修课,但是这门课没有人教,只能悟,军校学员毕业的时候是不是会有别人打分的一项,就是群众基础,基层部队更是,等级森严,在部队能做好,在社会我想也不差。

四是整个人的精气神。行的端做的正,当然也会有败类。我想这种气质不能用言语形容,但是他真真切切存在。

这样的环境下,怎么保持一种健康的工作心态。

化学课中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决定用途”,部队也是一样的他的职能决定了工作内容,内容决定了人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一般只有走、犹豫、留三种心态,这三种心态分别对应的刚入职、入职一段时间,入职很长时间。“十二章经”的制定和文职人员制度的出台,其实是优化了人员出入,宽松了走留的闸门。为什么后面说。既然这样的政策之下,给出了路子让选,其实我们的心态应该有所改变。

如果想走就不要带有包袱,走就行,不需要部队给你承担什么,复原即可。如果想留,个人观点,晋升通道相较于ZF还是好一些的,做人和做事双螺旋,结果应该不差。如果犹豫,我觉得就有点自废武功的意思,随着年纪的增长,集体生活没人喜欢不干事的人,个人也没啥成就感,越拖家庭的负担,是一个逆循环。在知乎写了有半年的回答,做的是部队这个垂直领域,问的最多就是我应不应该走,这可能跟知乎的群体有关系,又担心家里不同意,有人为出去不知道干啥的,有觉得枯燥无味抱怨,我想第一个父母其实不是说担心你不在部队干,而是担心是否过的好,只要后面的工作没啥问题,也有好前景,我想她们也还是支持的。觉得枯燥无味的,我理解直接复原,毕竟任务决定体制,体制决定特点,肯定一直都会是这样。

不管怎么样,进入毕竟是自己的选择,应该正确看待,如果能走,自不必说。如果不能走,其实面对是最好的办法,其实也没其他啥方法。不管是哪种,其实我们还是应该感谢,毕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一个干部的成长是要投入很大的。

最后说说走留制度放宽这件事。文职文员算是一种弹性解决人员进出的制度,委任制和合同制文职,都是约定一定的期限,没有卡的很死,在政策的柔性方面比现役的强,发挥的空间大一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的问题。“十二章经”6+3的政策,做到了讲明白,定标准,也降低门槛,基本解决了复原不受处分,逐月领域退役金,满足就可转业,退休政策明确的问题。

助军之君

美丽图案身上纹,晚上送给助军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y/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