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过渡期产生的痛苦
写作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作者能够徜徉在文字中,这是寻找精神归宿的自发行为。在寂静时飘落在心灵深处,搭一座房子,铺上暖榻,舒适坐着或侧卧,遇到动心的情节,忍不住抚掌叫绝。这是写作期一个自然流畅的状态。 当然,能够一直保持欢快的创作节奏,是很好的。可一旦陷入瓶颈期,那种求而不得的感受便叫人痛苦,为此受尽煎熬。 我这几个月以来,几乎没有一天是放弃过写作的,可创作的作品竟然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我正在日日夜夜深受着精神上的折磨,这种抓狂的痛苦,又没有办法和人沟通。我的思维是紊乱的,我的文字也是浮于表面的,我的情绪甚至是神经质的。 我尝试过吸收别人的作品,但是莫名其妙出现的倦怠感,使我根本静不下心来去进行深度阅读。不能进行阅读,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天塌下来的感受,我甚至不仅仅是不能进行阅读,我还不能看到书,我看到每一本书名,都觉得没有意思。而唯一能让我静下来读的,竟然是前天,那时厨房里正在忙着洗菜做饭,稚子在我膝边围绕,我却翻着周国平那本《让生命从容》的散文集入神,安静的语言使我找到了一丝生命中的慰藉。 其实我有总结过我最近的焦灼状态,缘由是因为我打算另起炉灶。我想在年轻的时候,进入到另一个层次里,那是我目前追求的一个新的领域。熟悉我文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善自叙式文体,偶尔读书有感悟时,还会用诗歌来表达。但我内心还有另一个渴望,这种渴望是我最初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就有的,那就是写小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写小说才是我的初心。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写作的人,他都能够快而准地找到自己的专长。比如我,我在文字的世界里转辗多年,依然如同无根的浮萍,四处飘零。我努力负重前行,渺小的我,宛如八九点钟太阳的我,却感受到了强大的地心引力,孤立无援是我近来最大的苦恼。深色的大海是我的摇篮,也是羁绊我突破的最大障碍。 偶尔也会怀念当初无知无畏的自己,写什么都充满了灵性,回翻过去,看到灵感迸发时期的那些文字,依然觉得俏皮可爱,看不到一丝做作。但我残忍地逼着自己,逼着自己去挑战另一座高峰。 这样打破原先固有的格局,往另一个全然未知领域攀爬的勇气,在最初的激动之后,带给我更多的是害怕和无助。原以为小说就是讲一个故事这般简单,可真正开始了创作后,我才发现自己散漫的思维成了最大痼疾。尤其是创作长篇小说中,小说里的人物性格,往往做不到吸引人,往往不能够有新意,笔力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生涩。强烈的挫败感使我无数次产生了自责,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可我又是那么较真,我不想轻易低头。但我着急啊,我渴望我的文字以最快速度拥有力量。这样的想法,是可怕的,它导致我现在全盘溃败,软弱无力,神思恍惚,甚至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丢三落四。 前两天,朋友问我:“你的目标是什么?” 我说:“成为作家。” “你现在就很不错了吧,至少很多人已经知道你了。或者,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定的远一点。” “不对,我现在离作家挺远的。” “你该不会想成为女莫言吧?” “莫言?我能成为我自己就很好了。” “你也太没有目标了,莫言就是你的目标。” 我笑,在我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进行过专注阅读的时候,朋友竟然跟我聊这么遥远的目标。我是心虚的,我的笔力只有我知道。如果近期我能把这一部三十万字的小说完整写出来,我勉强算是迈过了这段瓶颈期。 或许,我可能真得是太着急了。我总想证明什么,火候没到的情况下,就想熬出一锅白花花的鱼汤。但是,我又觉得自己是太懒了,如果不那么惫懒,我是不是早完成了长篇小说的创作?可我需要怎样的勤奋呢?作家每天笔耕不辍的情况下就叫勤奋吗? 不,我显然做不到。 我需要有呼吸的时间,我要时时调整好我的节奏。如果梦想需要我用身体健康的代价来获得,那我还是放慢一下步调吧。 就在两个月以前,我还是疯狂的,夜里两点钟没有休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有时候半夜会爬起来,打开电脑,把想到的情节写进去。我带着我不成魔谁成魔的决绝,闯入了小说的创作中。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用错了力。 这种认知,又使我害怕起来。是的,传统文学的创作和畅销型文本的创作又是截然不同的。我曾大言不惭地讲:“我既可以写网络小说,又可以写传统文学的作品。”这句话还挺热乎的,在一个多月前,我就被自己这句话打脸。 对,我做不到。 或许,这句话没毛病,只是现在这个阶段的自己是达不到的。 因为之前长期保持的阅读,使我的思想深度超越了大部分同年龄的人,所以我才能对身边的世界具有敏锐的知觉。但是不代表我可以随时挑拨到这个世界所需要的爽点。爽点这个东西灵活性很强,它需要作家对这个世界充满新鲜感。很不幸,我没有,至少我努力寻找的这个期间,我找不到这个世界需要的那股新鲜感。 这就要命了,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 写作是靠天赋的,接触了身边作家朋友之后,我再一次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都让目前的我,感到了绝望。 包括情感上,生活中和旅行。 对自己的绝望,乃至对身边的人事物的绝望,是往悲观主义者倾斜的先兆。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出心理上的调整,我想我会崩溃。 偶尔我也想过,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爱情的深刻体验,所以才导致自己对人物的情感把握不准。因为在生命的前征途中,我生涩的恋情遭遇过残暴地戏弄,所以使我很难去相信这个世上有真正的爱情,亦或许是因为我太过于冷静,对每个人物都不够宽容。才导致自己的作品中,那些细微的旁枝末节,那些撑起整个文本的情节如此薄弱。 可怎样才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我总该不能像三毛和萧红那样,用自传性的文体来一直创作下去吧? 我这么平淡的生活,再按这样的文体创作下去,一定就成了一大碗鸡汤了。有何意义? 前几日,在海边参加苏北创作会的时候,和文友赵瑶瑶相逢了,她和我聊到深夜。我抱着枕头,用力打断她,告诉她:“我现在的状态肯定是前所未有的过渡状态。我要在我的脑子里建一座房子,最好是要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放着我之前的写作功底,一个房间我要力争塞满我要创作的小说故事。” 但即使是在脑子里建好了这个房子,也重新开辟了一个新的房间,可如何塞满,却对我来说,成为了巨大的坑。 好吧……长呼一口气,我需要安静,需要独处,需要有一本能够认真看下去的书。 首要之急,我还是要调整好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这样才能够真正沉下来,进行完整的自我剖析和有力的创作。 我应该需要成长,但也更需要学会放过自己,或许,这样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吧。 作者简介: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正在努力成长的一枚野生女作家 野生的女作家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中药二
- 下一篇文章: 受贿案件中索而未取收而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