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熟读的诗里,其实也藏了一个ldq
说到“熊孩子”,你会想到什么? 为玩王者荣耀怒刷亲爹信用卡的“败家儿”? 在地铁里乱按按钮导致地铁停运的“神触手”? 每年过年就来你家抢手办拆乐高的小侄子? 然而,你以为熊孩子只是当今社会的“产物”吗? 其实那些你熟读的诗里,也藏了一个“熊”孩子! 比如说 . . . 他对酒吧很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这首诗想来大家最为熟悉不过了,细细品味,发现两大疑点。 第一,杜牧你借酒消愁没问题,路上那么多人,为啥你偏偏问一个小牧童酒家在哪儿呢? 第二,你这个小牧童问题很大啊,本在一个放牛、读书、玩土的年龄,为什么会对酒家如此了如指掌? 他跨年夜不睡觉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看来,哄孩子入睡是千古一大难题,至今仍未有合适的解决方式。“儿童强不睡”中的“强”字极为传神,孩子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战斗力MAX! 他鼾声如雷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和前面不肯睡觉的娃娃不一样,诗里的这位小童仆反倒鼾声如雷,连苏轼“duangduangduang”的敲门声也没听见,害得我们的大诗人只能倚门听江声,后悔喝酒喝到三更天! PS.度娘说,小孩子经常打呼噜可是一种睡眠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家长们要加以重视哟! 他是偷菜狂魔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在白居易描绘的这幅偷莲场景里,这位小主人公早已忘记自己是偷偷跑出去采莲的,最后反倒得意忘形、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归来。那船儿挤散了水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痕迹。在名侦探白居易面前,孩子的“作案手法”还是太过稚嫩! 他不和陌生人说话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这首诗描绘的场景很有意思,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这时走来一个来问路的路人,而此时孩子的眼里只有鱼,哪来得及回应路人呢,如果鱼儿溜走了,你赔得起么!PS.求此刻路人内心的阴影面积。 他破坏花草树木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提问:为什么诗中的孩子找不到那只蝴蝶了呢? A.因为孩子走路太慢 B.因为菜花和蝴蝶的颜色相近容易混淆 C.孩子因为破坏环境于是被警察蜀黍抓走啦 他一放学就知道玩儿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古时候没有手机没有英雄联盟,孩子们只能放放风筝、斗斗蟋蟀、捉捉蛤蟆,但是在爸妈的眼里是同一个意思——野在外面玩!难得放学回家早,居然不先把作业写完却野在外面放风筝,不知道故事的后续有没有一位拿着鸡毛掸子等在院子门口的母亲呢? 其实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熊孩子”的诗句俯拾皆是,在这些诗里,孩子并没有如今所说的那么“熊”,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孩子们率性、天真的一面。放风筝、追蝴蝶、偷莲的日子,便是最无忧无虑的孩童时期。 那时的生活虽不富裕,却别有风趣,而这些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日常被诗人们描写得如此诗情画意。那些孩子们也不曾想到自己的“光辉事迹”会被文人写进诗里,画进画里,流传至千百年后印在了我们的课本里。读着这些诗,仿佛能看到古人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每每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地感叹,文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写诗,也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秦汉胡同公益课程 秦汉胡同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2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跟小雨姐姐学古诗池上作者白居易
- 下一篇文章: 儿童节,我们一起看诗人笔下的十种儿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