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浮萍生,发汗利尿又强心
今天是谷雨节。 中国人认为“雨生百谷”,此时最重要的物候之一就是布谷鸟开始唱歌,它的叫声既是“布谷布谷”,人们听来就又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或“阿公阿婆,栽秧插禾”……先民因此称此时的节气为谷雨。中国文化中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说,民间对此的解释是仓颉造字不要上天的奖励,只求老天让人民五谷丰登,故天雨谷粒,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这一天就叫作谷雨节。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极利于农作物中谷类作物的生长。北方农民开始“种瓜点豆”。忙着种植玉米、黄豆、土豆、花生,移栽茄子、地瓜,还为刚播种的棉花种子铺上塑料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谷雨的物候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第一个五天里,人们看到浮萍开始生长;第二个五天里,人们看到布谷鸟梳理它的羽毛;第三个五天里,人们在桑树上能见到戴胜鸟。 这些物候都有征兆的意义。浮萍不能经霜,故浮萍生意味着倒春寒一类的降温不会再发生了。如果水面不生浮萍,则说明阴寒之气极盛,倒春寒的现象会出现。池塘里的浮萍喜欢温热潮湿的气候,因为谷雨时节降雨增多,水温升高,所以一晚上能冒出许许多多,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说:“一叶经宿即生数叶。” 浮萍不仅是一味中药,更有中国人对人生社会的兴寄。中国人几乎都了然于“风起于青萍之末”意义,也因对浮萍漂泊无定而感慨过人生的变化无常。杜甫诗说:“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年轻的天才王勃也写过名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柳宗元则感慨:“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文天祥告白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同样年轻的天才纳兰性德则说过:“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浮萍,又名浮萍草、紫背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浮萍的全草。浮萍虽有根,但飘浮在水上,漂浮不定。中医认为,浮萍性味辛,寒,入肺经,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隐隐不出,或疹出不透等。本品性寒,轻浮升散,善开毛窍,入肺经过皮肤,有发汗解表、透疹等功效,故可用于外感风热及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临床常与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应用。对风热瘾疹亦可内服、外用。浮萍能泄热利水,故对于水肿而有表热者用之。《本草求真》言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本草从新》言其“发汗祛风,利尿消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红草素、牡荆素、芹菜糖等,其煎剂及浸剂有微弱的解热作用,并有强心和利尿作用。一般用量3-6克。因其有发汗作用,故自汗及体虚者慎用。 据说有年夏天,一个下雨的下午,李时珍采药途中来到河边一条小船上避雨。老渔翁和他的两个孙子热情接待了他,李时珍也从包里拿出一壶酒,与主人共酌。渔翁把自己知道的药物知识都告诉了李时珍。 饭毕,老渔翁微显醉意,对李时珍说:“这里还有一种良药,能治身痒、癣疮、麻疹,你晓得不?” “它长在何处,有何特征呢?” “它长在水上,离我们很近。” “愿闻其详。” 老渔翁捋捋胡须,笑哈哈说:“我出条谜语,你猜猜看。天生灵草无根生,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李时珍正猜想着,旁边渔翁的大孙子也说要出谜,随口吟道:“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最爱随风飘,江河都是家。”没等李时珍反应,一旁的小孙子也抢着摆头吟道:“有根不着地,见叶未见花。整日被风逐,亲水便落家。” 听完,李时珍望着水面,思索片刻,忽然眼前一亮,他指着船外那种在风雨中飘飘悠悠,团聚不散的水草,对老渔翁说:“老人家,您祖孙三人的谜语乃同一谜底。就是浮萍。”渔翁点点头,连同他的孙子,都笑了。 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浮萍的形状与功用,并接着渔翁的谜语诗续写道:“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 附:更多扩展健康视野,升级健康认知的本草妙文,请搜索并什么药治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2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轻如浮萍的榆荚半两
- 下一篇文章: 八叶浮萍归上海,人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