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连连溢馨香,学养深厚仁贤良。

已是潮头引领人,屈做学员作业真。

他日愿听道法经,雨露自然笑春风!

——读文随感

人生如浮萍,唯追求不止

---我的教育历程

河南省焦作市教研室梅连贤

大学毕业至今,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静下心来,反思总结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生涯。由此可见,“作业”不仅仅是一种“负担”,有时也可以是一种机会,一种旅途中的小憩,或许也可以是一种前进的动力。

一、迷蒙的大学选择

我在信阳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上高中,该校简称光山二高,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历年来,这个学校的高考成绩都比较好,比焦作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好得多,该校每年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经常在15人左右,在豫南十分有名气。高中期间,我的文理科成绩都比较好,我个人认为理科成绩更好一些。班主任是历史老师,认为我不管报文或者理都能考上大学,因此,他让我选择了文科。后来得知,考上大学学生数与老师个人奖励有关。就这样,高考前填报志愿时,不知道谁给报了安徽一所煤炭学校,好像没有被录取。那时,大家都认为师范类不仅不收费,反而还发生活费。老师将我的志愿改为信阳师范学院,如今我的个人档案上还有涂改的痕迹。

进入信阳师范学院后,不知道为什么被录取到政治教育系。当年政教系一个本科班,62人,二个专科班,各50人左右,现在记不清了。据了解,当年全班62中,报师范类的只有四五人,其余的全部是调剂过来的。对于农村走出来的我,大学里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只有学习。在大学中,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如今学校进行了改造,面貌发生了变化,但至今依然印象深刻。在图书馆了,我尽情地享受着书的乐趣,与书接下了不解之缘。大学的课堂往往是单调的,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由于考试的需要,当时可能记得一些知识,现在几乎忘光了。印象唯一深刻的是,老师在讲台上上课,我几个人偷偷从后门留出吃饭,吃完饭还没有下课,我们继续上课。

大学四年很快就要结束了,那时候实行双向选择,既个人可以选择哪个单位,单位选择需要的学生。那时候,由于豫南比较穷,大家都不想留在家乡,纷纷选择郑州附近的一些城市。偶然中,焦作市教育局来师范学院要人,我们几个人报名了,结果冥冥中到了焦作。初次来焦作,感觉焦作的经济比家乡好了很多,路修的直且质量好。我们几个人一起坐火车来焦作,到了焦作火车站,早上五六点钟,我们要了一碗,没想到比家乡的盆还大。我内心想,这北方人真是豪爽,因此,对这片土地有了比较好的印象。

二、六年的教学经历

当时,正规本科学生在焦作还比较少,教育局将我们分到了市直一所普通高中。当时,也不知市直是什么,当时的想法是分到哪儿就到哪儿。在高中我教的是政治,记得上第一节课时,我很紧张,虽然课前认真备课,但是十几分钟就把课上完了,紧张的满头大汗。有次尴尬之后,我暗暗下决心要把课上好,因此,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向老教师请教。经过几年努力,我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因为,我喜欢讲故事,学生有时候不想学了,我一讲故事,他们劲头立刻上来了;因为大学里学的东西比较多,了解很多经济学、哲学故事,那时的学生知识获取渠道比较少,我讲这些故事时学生感到很神奇,暗暗说,老师懂的真多啊。这令我很高兴,而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在知识方面,老师没有什么优势了。那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评价老师活动,让学生对老师的课进行评价,我不喜欢批评学生,绝活就是讲故事。因此,我的得分往往比较高。这让我感到没有白辛苦,付出有些收获。高中六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对高中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那时候,年轻,记性好,几乎每年高考题都能背会。当然,在高中教学工作中也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现在大多都忘记了。这几年的经历对我以后的教研工作有深刻的影响,我想,人生没有回头路,所有的经历都是自己的宝贵的财富。

三、不期而遇的教研

记得当时焦作市教育局教研室因为退休、工作调整等原因,缺员比较严重。一天,校长领一位老师去我班听课,后来知道是教研室主任。听完课后,他们说些什么现在都忘记了。随后,学校领导通知我九月份到市教育局上班。那时候,学校教师有课时补助,教育局没有,听说有些人想去机关,有些人不想去机关。我对这没有一点儿概念,因此,组织上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办。九月份我到教育局报道,那位主任领着我去见当时主管教研室的副局长,她说,教研与教学工作不一样,好好干。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并以此激励自己干好。

刚到教研室的时候,我负责初中政治的教研工作,主要任务是听课评课、出试卷和其他工作。在这些方面我的教训很多,令我难忘。在一次听课评课,我因为不了解教师情况,说了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结果让那位老师难堪。这件事时刻提醒我,做事要全面考虑,否则不仅伤害他人,也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在第一次出期末考试卷时,因为我是从高中下来的,对初中不很熟悉,不了解教师学生的情况,在命制试题时,我认为题很简单,但是教师、学生普遍认为难。为此,领导还在会上提及这件事。在教研中,类似的事情很多,正是这些经验教训,激励我不断成长。

有了以上的经验,我认为自己要转变角色,由一名一线教师,转变到负责全市教研的教研员。这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难,期间更多的酸甜苦辣,更多的是与其他人的差距,与大家相比的平庸。因此,我一方面苦读有关教育、学科教研的书,一边虚心向大家、前辈学习,一边反思自己的行为。经过无数次历练,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辛苦,我一路走过来了,逐渐热爱上了教研这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年我认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因此,参加了全国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当时报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由于当时把重点放在专业课上,忽视了英语,没想到录取时只看英语和公共课成绩,不看专业课成绩,结果只能选择陕西师范大学政经学院。在陕西师大脱产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收获最大的是道德教育与心理学知识。因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研经验,我对道德教育与心理学有关理论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与教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了理论上的解释。但是,社会变化很快,课堂教学以及教研中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我尝试着在实践中不断用这些道德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收获很多,偶尔私下也沾沾自喜。

近年来,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开始使用。我认为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学习提高的一种机会。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认真听讲,及时书写听课心得;同时,认真观看网上培训视频,做好笔记。另一方面,我认真研读学科专业杂志《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有关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理论文章、教学经验介绍、有关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为指导今后教研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理解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用好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我们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市直中学以课堂教学环节为抓手。围绕课堂教学环节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依据人类思维逻辑、知识逻辑、学生认知逻辑,对七八年级教材中每一具体课时进行研究,经过构思环节、课堂教学实践、优化环节等程序,将总结出新教材的部分课时的教学环节。其次,开展道德教育大赛活动,即围绕新教材中某个重难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宣讲德育大赛的意义要求,通过优质课评比、各种培训活动、小型研讨活动等形式,开展德育大赛活动,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德育大赛,以此为契机,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深入。再次,组织开展市直中学集体备课活动,尝试着将新教材有关理念、专家的意图用于课堂教学实践,经过多次探讨交流,经过无数次针锋相对地争论,大家在争论中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大家对新教材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还比较肤浅,还需要进一步地探讨,教研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人生如浮萍,随水漂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研路上,不管何时何地,我将与大家一起前行。

梅连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