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二十四节气谷雨
安徽综艺频道 轻松一点乐在身边 年4月20日 《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 GǔYǔ 宜「采茶耕作」 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廿五甲辰月丁丑日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 古人云“雨生百谷”,此时也正是最利于谷物生长的季节。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雨水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故名“谷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雨”字,但在涵义上有很大区别。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生长极为重要;谚语“谷雨无雨,交回田主”,则是从相反角度说明雨水的重要。不过,谷雨的谷字不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节就意味着寒潮天气已经基本结束了,气温回升加快。在民间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即使在中国最北边,雪霜天气也彻底消失了。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 在这个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里,气温回升速度大大加快,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中国南方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平均气温已达20℃至22℃。 《淮南子》记载,上古仓颉造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啼”,意思是天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仓颉死后葬在陕西白水县史官镇北,与桥山黄帝陵遥遥相对,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雨的那天,“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仓颉庙每年都要在谷雨时节举行庙会。 沿海渔家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旧时山西、陕西、山东有谷雨日禁杀五毒习俗,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谷雨贴属年画的一种,上面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等符文。谷雨贴亦称“禁蝎”,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有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一般用黄表纸以朱砂画出禁蝎符,贴于墙壁或蝎穴处。 几枝新叶,数笔皴山。春莺拂羽,布谷鸣啾。习习暖风,点点浓雨。蔓蔓蔷薇,韡韡棣萼。绣花非花,柳雪非雪。春风风冽,夏雨雨凌。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去年此时水边坐,一杯新茗泡松萝。今年昨夜听风雨,三晌浓睡消残酒。梦里依稀竹扉叩,花庐宿鹤惊扑雨。衣披睡眼,新山入帘,三月残春。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3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表nu白gu极简史
- 下一篇文章: 一位帝国学问题分析家给有意移民海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