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咋治白颠疯 http://pf.39.net/bdfyy/bdfzd/160807/4927619.html

昨天

带大家通过各个视角“看”了

柳北区上垌村、洛沙村

小伙伴们纷纷在后台表示

地方很美,做法很暖!

今天,

我们转换“场景”

一起来看看另外两个美丽的村镇

柳北区新维村、下陶村,感受新农村新变化~

柳州市“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来到了石碑坪镇新维村、下陶村。

6月16日,柳州日报头版、柳州晚报3版整报道了柳北区新维村、下陶村。

此外,6月16日柳州综合广播也对新维村、下陶村进行了报道。

柳州日报

请输入

柳州晚报

请输入

柳州综合广播

请输入

如果,你对石碑坪镇不太了解

如果,你对新维村、下陶村不太熟悉

那么,你看完这几个小视频

你肯定能懂它们的“美”~

去过柳北区石碑坪镇的朋友,往往会对下陶村的“轻功飞鸡”五黑鸡和九品香莲留下深刻印象,也会记住新维村里成片的绿色“桑海”。除了与生俱来的好滋味,它们在助力脱贫攻坚、带领乡村致富上可起着不小的作用。

采摘九品香莲。(黄蕊摄)

昨天上午11时许,新维村村民黄信平开着新买的三轮摩托车到自家种植的一片2.5亩的桑树地,采摘新鲜的桑叶,准备回家喂蚕。“我们家一共种有10亩桑树,这批蚕是今年我养的第三批,都是已经蜕皮四次的五龄蚕,再过两天就能吐丝结茧了。”说起自家的桑树和蚕,黄信平脸上挂满笑容,他这次养的一张蚕,收成大概有元。村里还聘请他为垃圾清运员,除忙活蚕的一日三餐,他还能有每月元的稳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黄信平给蚕喂食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桑叶

该村第一书记杨红波介绍,种桑养蚕既是新维村的传统产业,也是重要的脱贫产业。为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该村成立“爱心扶贫基金”并制定了《勤劳奋斗脱贫户奖励办法》,激励贫困户通过勤劳奋斗增加收入。年新维村64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元的达到51户,有21户达到了勤劳奖励标准,并获得了相应的“爱心扶贫基金”生产物资奖励。

离开绿色“桑海”的新维村,来到“五彩缤纷”的下陶村。这里有被称为“轻功飞鸡”的五黑鸡,该鸡皮黑、毛黑、肉黑、骨黑,甚至连内脏也是黑的;这里也有金、黄、紫、蓝、赤、茶、绿、红、白共9种颜色的九品香莲。

贫困户在给“轻功飞鸡”五黑鸡喂食。

走入“轻功飞鸡”五黑鸡的“领地”(一片原生态的竹林),这里是由返乡创业的秦世冬建立起来的柳州市森之道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秦世冬说,五黑鸡生的蛋是绿壳蛋,该鸡之所以被称为“轻功飞鸡”,就是因为它们生命力旺盛,林下散养的同时释放了天性,常使出“轻功”,飞到棚顶、树枝上,这也使得它们的肉质更细嫩,味道更鲜美。去年9月,该合作社被认定为柳北区就业扶贫车间,进一步扩宽了贫困劳动力的就近就业渠道,目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2人,计划逐步吸纳6名贫困户就业。

56岁的张荣信是在这工作的其中一名贫困户。年他突患重病,家庭因病致贫。病好后,他开始在该合作社做事,每月有多元的固定收入,还能学习养鸡技术。“早就脱贫了,我现在在这边喂完鸡,还能回家做自己的事,收入也越来越高,已经有几万元的存款了。”张荣信笑着说。

“轻功飞鸡”五黑鸡所产的绿壳蛋很受欢迎哦!

另一边,在经营特色产业九品香莲种养、研发、销售和培育的柳州市时鲜种养专业合作社里,几名贫困户正在清理种植九品香莲水田里的浮萍。68岁的覃引成一边熟练地做着手上的活,一边告诉记者她的脱贫故事。“以前在家做农活,收入不高,现在来这里做工一天能赚80元,一个月算下来有元左右,还能兼顾着家里的事,蛮好的!”覃引成说,她家年已顺利脱贫,现在全家人的收入比之前涨了不少,日子也越过越好。

九品香莲泡出的茶水,既美观又美味。

该合作社股东之一的汤宗尉表示,合作社成立9年以来,在不断更新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按“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农产品深加工模式运营,通过种植、采花、烘干、装花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下陶村贫困户、低保户和农户30多户,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从而更好带动下陶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来源:柳州日报、柳州晚报、柳州综合广播视频/莫妍)

编辑:张薇、刘旅璐

校对:莫妍

审核:李周萍

欢迎投稿:lbqxcbwxg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pinga.com/fpzz/7426.html